上海考古从这里出发 金山区博物馆建馆30周年纪念特展上午开幕

新民晚报讯(记者 范洁)上海第一本考古调查报告《金山卫访古记纲要》、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腰沿釜、张大千作品《梧叶鸣蝉图》《花鸟图》《行书七言联》……今天上午,“上海考古从这里出发——金山区博物馆建馆30周年纪念特展”开幕。

图说:“上海考古从这里出发——金山区博物馆建馆30周年纪念特展”今开幕。范洁 摄

金山是上海地区成陆年代最早,也是最先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1935年发生在戚家墩的一次田野调查,揭开了上海考古的序幕。金山博物馆是一家地方史志类综合性博物馆,1988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走过30年的光辉历程,现已形成“两馆一园一中心”的开放模式,总开放面积约3万平方米。

金山区博物馆馆长王建光介绍,馆内现有藏品近万件,形成以出土和传世文物为主,以古陶、灯具、玉器、书画为特色的馆藏风格,收藏着上起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下至反映金山当代经济社会变迁的各类器物,成为展示金山古代文明与历史文脉传承的艺术殿堂。

图说:观众参观金山区博物馆建馆30周年纪念特展。范洁 摄

此次30周年纪念特展,从区域考古、史志文献、馆藏文物等视角,汇集了80年来金山地区考古发掘的文物精粹、博物馆开馆30年来的馆藏珍品及大量印证金山文博事业发展的珍贵照片,邀请市民从文物了解考古,从考古探索历史,从历史感悟人文,展示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魅力金山,进一步打响上海江南文化品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