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乱政致使蜀汉灭亡,诸葛亮、姜维拿他没办法,司马昭却不能忍

提起来三国中最成功的君主,莫过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其中又以刘备发迹最为不易。刘备家世贫寒出身卑微,既不像孙权那样直接继承了诺大的江东基业,也不像曹操那样文韬武略直接打下来江山,虽然起兵但是屡战屡败漂泊多年仍然是居无定所。幸亏得到了诸葛亮、赵云、关羽和张飞这样能力非凡而且又很忠义之人的辅佐,刘备才能够建立起来蜀汉基业。可惜刘备操劳一生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却因为黄皓乱政而很快灭亡,对于这样一个罪魁祸首,诸葛亮和姜维都拿他没什么办法,司马昭却不能忍直接将其凌迟处死。

自从汉朝以来宦官乱政的例子不计其数,而且导致国家灭亡的也不仅有黄皓一人而已,当年正是由于十常侍和何进争权才导致汉室衰微。东汉末年以来,由于汉灵帝轻信宦官导致国家政局动荡,十常侍向上欺瞒皇帝向下胡作非为,引发了天下人的不满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叛乱。黄巾叛乱发生后十常侍仍然欺上瞒下,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后来汉朝的衰败甚至覆灭。

即便是有汉朝灭亡的前车之鉴,作为蜀汉后主的刘禅并没有引以为戒,仍然过分宠信宦官黄皓,结果同样因为宦官乱政致使蜀汉灭亡。可惜刘备南征北战操劳一生,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就这么葬送在这样一个小人物手中。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令人匪夷所思,这些皇帝为何会昏庸到如此信任宦官的地步呢?

这些皇帝之所以如此宠信宦官,其实是有一定理由的。先来看看汉末以来桓灵二帝吧,他们重用宦官实则是为了制衡外戚。汉朝一直都有外戚专权的现象发生,到了桓灵二帝也不例外,大将军何进身为外戚手握重兵,权倾朝野威望很大,外戚势力强大皇权就会受到威胁,皇帝为了制衡他们只能扶植起来新的势力,宦官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说外戚专权有谋朝篡位的可能,那么宦官专权却完全没这个威胁,他们手中实力再强也是由皇帝赋予的,因此只可能忠于皇帝一人,正因为如此皇帝才会如此宠信宦官。

除了借助宦官的力量和权臣抗衡之外,还有就是皇帝和宦官的关系最为亲密,比如刘禅和黄皓就是。身为皇帝的刘备常年外出征战,作为太子的刘禅只能整日和宦官呆在宫中,等到成为皇帝之后更是不能轻易外出只能坐镇中央。由于常年不能接触外面的人,刘禅自然会和宦官更加亲密,而且由于黄皓还非常会阿谀奉承察言观色,自然更加得到刘禅的信任。

诸葛亮作为蜀汉重臣,为了蜀汉的建立和稳固可以说是兢兢业业费尽心思。比如,诸葛亮临终前为了给刘禅铺路,甚至不惜设计除掉魏延和杨仪这样的重臣,只为了铲除不稳定因素维持蜀汉的稳固。黄皓虽然不如魏延和杨仪那样位高权重,但却是一个阿谀奉承的谄媚之徒,对于蜀汉来说更加祸国祸民,诸葛亮为何却没有想办法除掉他呢?

诸葛亮独揽大权德高望重,完全具备杀掉黄皓的能力,他也有这个想法但是最终却没做,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黄皓这个时候尚未掌权,也没有对蜀汉产生任何威胁,诸葛亮常年忙于处理军国大事,本身是没有太多的精力操心这种小事情。二是黄皓这个时候没有得势尚未有为非作歹的行为,即便诸葛亮权倾朝野,在没有任何把柄和借口的情况下,也不能够无缘无故杀掉皇帝的近臣,这不是忠臣所为。

黄皓是一个很会审时度势的人,他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非常小心谨慎,没有暴露出来一丝野心,包括蒋琬费祎等人继任之时也是如此。直到后来董允掌政期间黄皓才开始触碰到权力,由于董允素来公正严明嫉恶如仇,黄皓也不敢有太多的非分之想。董允去世后,蜀汉军政大权分别由姜维和诸葛瞻等人把持,他们两人却势同水火争斗不休,黄皓夹在两人中间成了彼此制衡的工具,他才得以浑水摸鱼慢慢做大。

姜维数次想要杀掉黄皓,但是却都没有能够如愿。首先有诸葛瞻的阻止,其次还有刘禅的庇护,因此姜维固然有心杀贼但是也没有这个实力,甚至最终因为忌惮黄皓而远至沓中屯田避祸。正是由于黄皓的专权乱政,导致蜀汉后期政局动荡实力衰弱,才给了魏国灭蜀的可乘之机。

黄皓是导致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最终自己也没有落得好下场。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认为黄皓这样祸国祸民的小人应该受到严惩,因此将其凌迟处死,蜀中百姓得知后无不拍手称快。你对于此人有何看法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