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博物馆有两件青瓷俑,他们是悲情文物,因这原因难成一级国宝

“文物”是华夏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文物又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各式各样的文物相继被发现后,文物专家们将文物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和一般文物。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件“悲催”的文物,它们竟因一个特殊的原因,未能成为一级国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1991年6月,萧山市南城联华村正在施工扩建,一位工人开着推土机平整道路时,只听“轰隆”一声响,前面竟出现一个大深坑,幸好工人注意力集中,将推土机掉转方向,才逃过一劫。

推土工人立即停止手头工作,一旁的工友急忙跑了过来,两人往深坑中一看,竟发现里面有几件怪模怪样的东西,工人连忙拿着梯子下坑,将里面的物品拿出来,这些物品包括两个青瓷人物俑、一个青瓷塔式堆塑罐和一个青瓷盘等。

施工队挖出东西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村民直接跑过来围观。施工队的队长一看情况不对,赶忙将情况报告给当地的文物局,并开始自发地维护现场秩序。

专家赶到现场后,开始对文物进行初步的鉴定,其中,出土的两件青瓷俑成功地吸引到专家的目光,按照性别划分,他们是武士俑和仕女俑。专家越仔细看这两个青瓷俑,越觉得它们身上有故事。为了让围观的群众尽快散去,专家只能带着出土的文物回到研究所。

这两件武士俑高28.9厘米,它头上佩戴“尖”形帽子,眼眶比较深,嘴上有两个小窟窿,胡子上翘,一手握着剑,一手执着盾。仕女俑身高26厘米,脸部比较圆润。用簪子固定盘发,眉眼之间与武士俑非常相似,它右手拿着长扇,左手抱着小孩。

根据武士俑和仕女俑的长相,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两件文物是胡人俑,是西晋时期的物品。在我国古代“俑”是人殉葬的代替品,在萧山的陵墓中,专家曾出土过青瓷人俑,但出土青瓷胡人俑却少之又少,简直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文物界有“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为何如此珍贵的胡人俑却成不了一级国宝呢?

小编接着往下讲,专家为更好地分析文物,决定去文物出土现场再进行一次更深入的研究。可是,抵达现场后,专家们却集体傻眼了,出土文物的墓穴哪里去了。原来,推土机工人将文物捡起,送走了专家后,为了不耽误工程的进度,他就开动推出机,将地下的陵墓推平了。

如何判断文物的价值?文物的身价有多高,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文物自身的价值(比如金锭本身就值钱),二是文物代表的文化价值(比如郑板桥的竹画,有一种宁折不弯的文化在里面),第三,这件文物的历史价值(比如传国玉玺,它代表的就是封建皇权和政治制度)。

通过青瓷俑的外形我们可以判断出,它们是非常珍贵的胡人俑。但出瓷俑出土的墓穴被毁后,专家无法确定文物的具体年代,只能推断出它是西晋时期的物品,并且墓主的信息我们更是无法得知。于是,青瓷俑变成了“黑户”,找不到墓主人与烧制日期的文物,文物再珍贵,专家也无法给它上“户口”呀!

如今,武士俑和仕女俑被藏在萧山博物馆,在展览橱窗中,静静地展示着自己独有的魅力,遗憾的是它们因信息不明,无法成为一级国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