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三兄弟中谁的心机是最深的?李世民与魏征是什么隐性关系?

唐朝开国的三位小伙伴: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位可谓各有特色,李建成温和,李世民老成,李元吉霸气。

一件是杨文干事件。这个事件很简单,李建成的老部下庆州都督杨文干突然要造反,趁唐高祖李渊去仁智宫度假的时候起兵。李建成为了共襄盛举,特地派人给杨文干送装备:铠甲,而且还约定一起起事,可没想到,送铠甲的人半路跟李渊告了状。最后的结果当然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出马,摆平了杨文干。而李渊为了请动李世民这尊大神,开出一张支票,回长安后让他当太子。

事实证明,这是一张空头支票,回到长安,李渊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不处理李建成,也不给李世民转正。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事件。有一回,李建成在太子宫设宴,请李世民、李元吉吃饭,吃着吃着,李世民好像喝了三鹿奶粉一样,突然倒地狂吐血。这个事情太吓人了,这不是李建成想毒死李世民吧。处理的结果也很奇怪,李世民经过抢救活了过来,而李渊看了看李世民,说了一句话,你以后搬到洛阳去吧。你在那里,搞个小组织,我跟李建成说,容你。而李建成呢?没受到任何处分,只是让他们晚上不要搞撸串聚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是李建成要杀李世民,还是李世民要陷害李建成?

所以,这后面的策划极可能是李元吉。李元吉策划了这一起案件,可以先端掉李建成,然后再找人把这个事情栽到李世民的身上。从而把两人同时除掉。只有这样,李元吉才有机会。论顺位,他不如李建成,论战功,他不如李世民,论野心,可是一点也不输两位哥哥。他要抢位,只有行险招。李世民中毒事件同样如此。首先不可能是李建成下毒。在自己的太子宫把李世民毒死,不说李渊震怒,就是李世民的部下也不答应。也不可能是李世民的苦肉计,因为太真实了,分分钟有可能李建成做人工呼吸也抢救不过来。

所以,这极有可能又是李元吉的天才发挥。当然,这两起案子设计巧妙,都没有成功。长者李渊早就看穿了一切。只是他无法确实这三个儿子里,谁才是真正搞鬼的。他甚至也不想弄明白,因为他不想弄死其中的任何一个。所以,他只有和稀泥。有意思的是,李建成把李元吉引为帮手,利用李元吉在军中的影响力来平衡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忽悠李元吉,如果自己当了皇帝,就让他当太弟。这个事情,鬼才信咧。而李元吉又想利用李建成先把李世民干掉,然后再干掉李建成。这个消息甚至被李世民的探子知道了。

所以,玄武门兵变那天,李建成本来不想去的,但李元吉非要去,他不想因为这个影响他的大计划。而且李元吉做了充分准备,玄武门那天,李元吉准备了大量的兵马。唯一没算到的是,李世民已经策反了玄武门守将,让齐王的兵马没有及时进入皇宫,而李世民率先进入皇宫,做好了埋伏。这才袭击成功。不然,玄武门的历史可能要改写。脑洞老师认为,这三兄弟,一个比一个狡猾,一个比一个心机。这里面,最累的可能就是李渊同志了。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夺得皇位继承权。同年八月,李渊被迫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一方面令人修纂国史,让国人认识自己继承大统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为减轻自己杀兄逼父的心理压力,并迅速缓和他即位之初的复杂形势,对原太子东宫集团中的人物,大多予以起用。特别是魏征,比其在原东宫府更受重用。那么,李世民对魏征及原东宫附属为什么不像对其兄弟子侄那样矛盾、经济形势、民族关系密切相关。

唐初政局的动荡,也使得南北朝以来本就尖锐的民族矛盾更为突出。东北地区,高丽虎视辽东。西北地区,突厥、吐谷浑不断寇边,内犯势头尤以突厥为烈。但李世民深知,之所以暂时不能与突厥发生正面冲突,就是因他“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不具备和突厥大规模作战的条件。在此情况下,李世民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先稳定山东,因为山东不仅是解决西北问题的关键而且对关中也有影响。要想稳定山东,就一定要控制山东的士族势力。而最能牵制山东士族势力的就是山东豪杰了。

山东豪杰就是隋末山东农民起义军的大小领袖,这些人在降唐之后大都转化为庶族地主,他们和山东士族在政治、经济利益上有根本冲突。如果充分利用他们,使之和山东士族互为牵制,就能取得山东的暂时稳定。而魏征又是最能代表山东庶族集团即所谓山东豪杰利益的人物之一。魏征不仅参加了瓦岗起义,而且又是原东宫集团的主要谋臣之一,这种特殊的经历不仅使其成为山东豪杰的联络人,而且也成为东宫集团的代言人。如果李世民杀掉魏征,就会导致这两大势力的不安和反对,从而失去山东豪杰的支持而无法处理好山东问题。所以唐太宗认为他们是“各为其主,是可以原谅的,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并可使他们感恩”。

如何使目的实现,魏征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他洞穿了李世民的心理,看到了唐初各种矛盾的焦点所在。利用自己为谏议大夫之机,积极进谏,以“居安思危”之语打动李世民。魏征深知:“自古上书,不急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语,圣人择焉”。这也正是时人认为他“精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素有胆气,善得人主意”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魏征多次进谏于李世民,指出隋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甲兵屡动,徭役不息”,要求李世民以亡隋为鉴。杨隋之亡,与重役山东,攻伐高丽密切相关。而李世民经略关中,安抚山东,亦无不是为与高丽作战做准备。一旦重与高丽开战,山东所受赋役又必然加重。这是山东集团所反对的,也是魏征最不愿看到的。

李世民对魏征的心理活动也极为清楚,看到了魏征的背后有庞大的山东集团做后盾,而自己又“即位日浅,国家未安”,必须协调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使自己时时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而接受魏征的“犯颜”进谏亦就不足为奇了。为取得山东集团的支持,维护统治,位居隋炀帝处处专断的一言堂,虽“劳神苦行,未能尽于合理”,结果葬送了隋王朝。前车之鉴也使得李世民必须听到不同的意见。

更何况魏征的多数谏辞,除有居安思危成分外,还可起到抬高李世民声威的作用。如每当李世民责怪魏征进谏的直言时,魏征就云:“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如此之语,亦就引出了李世民“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然而在重大实质性问题上,李世民就独断专行,不会接受魏征的谏言,魏征亦多取回避之法。

魏征的聪明,就在于他看到了李世民虚心求谏、重用人才的表象后面隐藏着本身固有的疑惧、残忍及独断,也看到了李世民急于在众人面前刻意修饰自己,以掩饰自己杀兄逼父之非。这些从贞观时期李世民的言行中可以清楚看出。而李世民后期由于功德圆满和对山东集团的成功打压,所以杀掉侯君集、逐杜正伦。对魏征,也在他死后“罢叔玉尚主,而足陪所撰碑”。此时二人的关系才从“求谏”、“直谏”的重重迷雾之中露出了原本互为所用的实质关系。

赐萧瑀

【原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注释

⑴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⑵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⑶板荡:动乱之世。

⑷勇夫:有胆量的人。

⑸智者:有见识的人。

【作品鉴赏】

《赐萧瑀》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赐萧瑀》诗意浅显,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名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审张剑:全诗简劲精辟,境界宏大。前两句描写看似寻常,却是从长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中提炼出的宝贵人生经验,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格言;后两句议论高远,显示出推仁天下的雄伟气魄。

作者介绍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中文名

李世民

别 名

唐太宗,天可汗

国 籍

中国(唐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武功的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出生日期

开皇十八年(一说十七年)十二月

逝世日期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

职 业

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信 仰

道家

主要成就

军事才能卓越,助父统一中国

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

扩充教育机构,笼络国家人才

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冗员

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展开

代表作品

《帝范》,《贞观政要》等

谥 号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庙 号

太宗

年 号

贞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