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的一生,伤她最深的成就她的,或许都是徐志摩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就是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这是晚年时张幼仪在有人问她究竟爱不爱徐志摩时她的回答。

我想她一定是爱的,而且张幼仪是所有人之中最爱徐志摩的那一个。

真正能伤害到你的人他一定是你爱的人。

徐志摩对于张幼仪的一生不知该说是他伤害了她还是是他成就了她。

张幼仪和徐志摩是包办的婚姻,当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只是说了一句:乡下土包子。

其实张幼仪从小家里条件就好,嫁给徐志摩后她一直很顺从徐志摩,做事都很小心翼翼,深怕徐志摩不喜欢她,可尽管她举止行动皆有礼数,性格沉默温良,尽管她料理家务,奉养双亲都做得很好,可在徐志摩那里却看不到她的一点好。

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不爱她,就觉得她的一切都不可爱。

或许一开始徐志摩一定是没有一丁点的爱给过张幼仪,他对她有的只是嫌弃和厌恶,以至于后面徐志摩去英国留学邂逅了林徽因之后对张幼仪更加的厌恶,他觉得张幼仪就是他追求林徽因的绊脚石一样,所以他不管那时张幼仪正怀着他的孩子他也提出和张幼仪离婚。

张幼仪不同意离婚,徐志摩就将怀孕两个月的她独自扔在波士顿。语言不通,无人依靠,最后张幼仪写信向二哥张嘉森求助。张嘉森收到信,将她接到巴黎,后来又送到德国柏林待产。

1922年,张幼仪在柏林生下了孩子最后也和徐志摩离了婚。

可是这之后生活又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1925年,二儿子彼得去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离婚又痛失爱子,所有的打击她没有倒下,她说说:“我的人生大概可以一分为二,去德国前与去德国后。去德国后,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创痛,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死在他乡,那是人生最黑暗的时光,一切都跌倒了谷底。所以,不再害怕!”

所以,不再害怕,生活,你还能怎么样对我吧,还能有比这更糟糕的吗?无所谓了,我不再害怕……

在这之后张幼仪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将这段苦痛经历转化成了生命中的财富。

1926年,丧子心痛的张幼仪回国,先是凭借出色的德文在东吴大学教习德语。后来凭借敏锐的商业触觉,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借助四哥的人脉及异常优秀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使得女子商业银行扭亏为赢。

张幼仪还同时出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1953年,一名叫做苏纪之的医生走进她的后半生。

后来,人近晚年,她再次来到英国康桥和德国柏林,也不知再次走过康桥她是带有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无论如何,我想她应该最终还是是感激徐志摩的无情成就了一个独立自强的她。

她曾回顾自己的一生和徐志摩的情感纠葛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为离婚而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1988年1月20日,张幼仪离开了人世间,享年88岁。她是风流才子徐志摩的情感世界里,活的最久的人,也是晚年最幸福的人。

林徽因,陆小曼,都是民国时期不可不提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漂亮,她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们同样也有惊人的才华,可当你真正走进张幼仪的时候,你会更惊叹于她内心的强大,敬佩她涅槃重生的能力。

风花雪月从来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或许也并不是一个女人应该要去追求的,可张幼仪在无人的时候她多少还是会想起徐志摩吧,想起那个她的初恋,想起那个看到她就那样厌烦的眼神。她大抵还是希望能证明给他看的。

她还是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她抚养长大他们的孩子,她照顾着他的双亲直到他们去世。她保存着他所写的诗,也为他的诗出版费尽心思量。

无论爱与不被爱,她却是爱过他的,那么真实的,那么卑微的。

无论爱与不被爱,她却是真正的活出了自我,活出了一位传奇的女性。

后续:

这篇文章从晚上十一点写到了现在,真的是眯着眼睛还在继续写着,一直都想写一篇关于张幼仪的,特别喜欢她,总觉得用再美好的语言都写不出她的好,如果你们也喜欢她的话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