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透彻人之所欲所惧,赏罚公平得当,人心所向,霸业自成

每个人都有获得公平公正的心理要求。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指一个人得到多少是次要的,他首先需要公平。

一个人希望公平是他最低的心理预期,达到或者超过预期他会快乐、宽容、友善,达不到预期他会失落、嫉恨、愤怒。

几个关于人获得公平心理运用的故事:

1: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多年回到晋国主政,赏赐跟随自己共患难的人,一路鞍前马后、不离不弃的陶狐却不在其中。文公的左右侍从说:“您回到晋国,三次拿出爵禄赏人,都没有陶狐,想冒昧地请教您这样做的道理。”文公说:“用义来辅佐我,用礼来引导我的,我给他最高的赏赐;用善道来教育我,用贤德来约束我的,我给他次一等的赏赐;违背我的意愿,多次举发我过失的,我给他末等的赏赐。这三种赏踢,是用来赏有功之臣的。如果赏赐晋国辛劳的隶役,那就要把陶狐放在首位了。”内史兴听到这件事,感慨说:“晋侯大概会成就霸业吧!从前圣王把德行放在首位,而把力量放在其次,晋侯的做法与此相符了!”

诸侯听说后皆是服气,认为晋文公赏罚有度,德义兼备,外赏官禄内赏仆役,主次分明,遵循礼制有理有据令人心折,不久,得到天下人心的晋文公果然称霸。

春秋是半奴隶社会,人们的尊卑观念深入人心,功臣与家仆同劳不同功反而符合社会理念,晋文公知晓社会规则、人心,处理公平得当,没有鲁莽的一视同仁,而是分层次分阶级进行赏罚,上至诸侯,下至奴役为之折服,可谓一优秀的奖赏案例。

故事2:赵襄子当初被智伯、韩、魏三家围困晋阳,存亡时刻他派出家臣张孟谈游说离间韩、魏,张孟谈机智善辩,剖析利害,不负众望使得韩魏临阵倒戈,智伯被韩、魏两国军队所杀,赵襄子解围。解围后奖励功臣五人,高赦超越张孟谈列为首功。张孟谈不服气道:“晋阳被围之难,高赦没有大功,现在却得了头赏,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当时我们国家危险,社稷危急,身处忧患之中,而群臣和我交往之时,没有失去君臣间礼节的人,只有高赦一人,所以我尚他头功。”得到赵襄子的解释,张孟谈心下惭愧又是心服,当时本方势微,他自己都有些离心,以忠义心论,高赦的确无人可及。

孔子后来听说此事后,说:“赵襄子可以说是善于奖赏,他奖赏了一个忠肝义胆的人,从而让天下做臣子为之惭愧而不敢失去君臣礼数。赵襄子用这种办法治理军队,军队就不敢轻慢。所以他向北灭掉代国,向东威逼齐国,让张孟谈越出城墙暗中去跟魏桓、韩康约定日期共同攻打智怕,胜利以后砍下智伯的头作为酒器,终于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局面,这才是施行赏罚恰当带来的好处呀。”

以上,春秋战国普遍崇尚士为知己者死,名士以忠义为荣耀,认同大义与忠诚为国士的基本修养,赵襄子以此奖赏高赦功劳第一,既合乎情理,又能激发下属效忠心理,显然深通规则。由此可见,赏罚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结合社会环境和社会规矩,不可按部就班,搞一刀切和平均主义。因为人看重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人的公平心理受到社会风气和规则的影响和制约。并不是做的越多一定获得越多,关键在于是否能切中要害,对症下药,让人们获得满足。

故事3:齐桓公准备出兵讨伐敌国,盔甲和兵器不够,于是下令国内有重大罪过的人无偿献出一副硬甲、一根戟,有轻微罪过的人按照罪责献出适量黄金,打官司不胜利的人要求献出12支箭。百姓们接到指令都很高兴,认为国君罚得公平正义。于是修治箭矢,冶炼金属为兵器,踊跃支持国君讨伐不义之国,由此齐桓公霸业渐成。

结合社会环境,透彻人之所欲,人之所惧,赏赐公平,处罚得当,则人心所向,霸业自成。

放到社会和生活中,需要注意两点关键:

一是每个人心理对公平的定义不一致,有尚物质,有尚精神,有好名、有好利,需仔细观察,随机应变,因人施策,灵活制宜;

二是对自己而言,尽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避免受到不公正的伤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