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被送入感业寺?武则天为何要宽恕自己的情敌?

武则天坚信自己也能被李治返聘。且不说她才智过人,品貌出众,仅凭她和李治之间的私情,李治也一定会把她留下。更何况,李治曾向她作出过承诺。

武则天的如意算盘打得很有理由,但她还是失算了,因为李治整天除了忙还是忙,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那段情,那个承诺,似乎没有过。这年八月,眼看着李世民就要下葬昭陵了,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武则天,还是没能等到李治的任何消息,她不禁绝望起来。

随着李世民的下葬,武则天也迎来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岁月。因为她没有被李治留下来,而是随着李世民其他未育嫔妃进入了位于长安西南的感业寺为尼。换句话说,她被大唐帝国单方面解聘了,临走时不仅没有拿到违约赔偿金,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更别说是申请劳动仲裁了,她到哪儿去讲理啊?入寺那天,武则天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她内心极不平衡,她甚至觉得李治是个伪君子。

李治的难言苦衷有三个方面。第一,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同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完全是两回事。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是为了工作,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却是为了保持私情,可他们的私情见不得天日,并为传统伦理道德所不齿,因此他不敢把她留下来。第二,他向来胆小软弱,而把父亲的女人留下来,是需要勇气和霸气的。他既缺乏父亲那样的气魄,又要顾及舆论的影响,因此他还是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第三,他刚刚即位,皇位不稳,加上性格柔弱,所以一直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控制,这些大臣是绝不会允许他胡作非为的,他又顶不过这些大臣,只好夹着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这也是他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如此说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李治真是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其实,他心里很痛苦,他知道武则天一定很伤心,但伤心总是难免的,谁让他们曾一往情深呢?武则天入寺之前,李治一直没去见她。他不是不想见她,也不是忙得没有时间见她,而是不敢面对她,只好在心里安慰她:“先挺过这一段时间吧,有了合适的机会,我就接你回宫。”这又是李治的承诺,但武则天没有听见,也没有感受到。带着对未来的无限绝望和对李治的无限失望,武则天走进了感业寺,走进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阶段……

武则天进入感业寺后,首先被剃掉了头发。可怜那一头秀美的青丝啊,如今却被那无情的剃刀整得灰飞烟灭。她顿时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望着那清一色的面无表情的尼姑们,以及那被高墙围堵的阴森寺院,她的心跌到了谷底。巨大的现实与心理落差,让武则天许久都没能缓过神来,毕竟这件事对她打击太大了。尽管寺院再三要求尼姑“看破红尘,远离世俗”,但武则天来自于滚滚红尘之中,她怎能轻易忘却红尘中事呢?但这里是她当前的归宿,她只好接受现实。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如此安排,总有它的道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武则天的思想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后,就打算当一天尼姑念一天经。

癸卯日这一天,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左羽林将军桓彦范、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帅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至玄武门,作为政变的主要力量。

另遣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大将军李湛以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王同皎等人一起到东宫迎接太子。

太子本来也是参与预谋的,但事到临头却疑惧不出。王同皎劝说道:“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力,以今日诛凶竖,复达武则天所寝的长生殿,将宫殿团团包围。

武则天惊起,问:“乱者谁邪?”

外面回答:“张易之、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杀,恐有漏泄,所以不敢事先告知。现在率兵进宫,罪当万死!”

武则天见到太子,有点不相信儿子有此胆量,就说:“是你吗?小子既诛,你可返回东宫!”

太子不敢回答。

桓彦范上前一步,说:“太子怎么可以返回!当初天皇将爱子托付陛下,如今年龄已长,久居东宫,不合情理。天意人心,均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所以奉太子诛杀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武则天知道大势已去,但仍做最后的努力,她见李义府之子李湛也在前面,就说:“你也是诛杀张易之的将军么?我对你父子不薄,竟然有今日!”

李湛被说得满脸愧色,不能回答。

武则天又对崔玄暐说:“别的人都是由于他人引见而升职的。只有你是朕亲自擢升,你也在他们的行列中吗?”

崔玄暐正面回答:“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

这句话显然含有深意。武则天再不追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则天被变相地软禁起来,她被迫传位于太子,并移宫于上阳宫。虽然她的儿子——新皇帝仍然率群臣请安,并尊奉她为则天大圣皇帝,但武则天内心的滋味肯定非常不好受——最热衷于权力的武则天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是对她最致命的打击!

不过,人世间的事确实不好琢磨。就像禅宗之顿悟一样,经过最致命的打击后,武则天虽已气息奄奄,但这位一生与佛有缘的女子,却在弥留之际悟通了人生。

原来,所有的权力富贵都是空的,戏剧再辉煌也终有落幕的时候。

回首一看,自己的一生显然多在偏执当中,所谓的“圣神皇帝”也不过是过眼烟云。

她感觉有点累了,她想要安息,重新做回李家的媳妇。

所以,她在临终遗嘱中善意地宽恕了以前的政敌与情敌,指定自己要与先皇合葬,不再做皇帝而要重新当李唐的皇后。

很多人都诧异于武则天这一遗嘱,认为这是无奈而明智的。殊不知,明智是需要感悟做后盾的。以武则天的尊贵,在大失败后没有做一点点的反击,这就最能体现出她的变化。不仅如此,她还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平反自己所造成的冤假错案,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显然不能单纯以无奈与明智来解释。因为她即便不这样做,也丝毫无损于她的尊贵。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想,后世有多少王朝的领导人能有勇气这样做?

如意娘

【原文】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

思念后果,身体憔悴,精神恍惚。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

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注释

⑴看朱成碧:朱,红色;碧,青绿色。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

⑵思纷纷:思绪纷乱。

⑶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

⑷比来:近来

⑸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本意是指红色裙子,转意指女性美妙的风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说。

【作品鉴赏】

《如意娘》“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

《如意娘》一诗极写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为此句所本。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

《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再现诗的主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它丰富了诗歌的情绪构成。“不信”句诉说着“断肠”的相思,也隐含着相思的无可奈何,相思的难以喻说。《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名家点评】

钟惺《名媛诗归》卷九评曰:“看朱成碧”四字本奇, 然尤觉患。 “思纷纷”三字,愦乱颠倒得无可奈何。”“老狐媚甚,不媚不恶。”

谢棒 《四溟诗话》说:“ 凡起句当如曝竹, 骤响易彻” ,“ 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

作者介绍

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中文名

武曌

别 名

武则天、武媚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

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 业

皇帝、政治家、诗人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废唐,改国号为周

主要成就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代表作品

《臣轨》《如意娘》

籍 贯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谥 号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 号

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在位时间

690年―705年

享 年

82岁

陵 寝

乾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