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为何感慨人生自古谁无死?为何说耶律楚材是汉人救星?

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公元1244年) ,蒙古帝国大臣。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意思是“长髯人”。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生于燕京(今北京),三岁丧父 ,随母宋朝的战战和和中先后被中原文化同化。

蒙古人征服他们后起用了其贵族官僚,这些官僚是最先让蒙古贵族接触汉制的先驱,其中耶律楚材是最具代表性的。

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的后裔,辽朝东丹王耶律突欲的八世孙。耶律突欲是契丹皇族中最早接受北宋文化的人之一,他治理东丹,一概采用汉法。他对中原文化十分推崇,有很厚的汉学功底,契丹贵族内部动乱时他逃到中原度过了其后半生。他的后代有一段时间也是在中原生活的,后来才辗转回到辽国并成为金朝的贵族。汉学的影响一直在这个家族延续下去。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他们家世代为金朝的达官贵族,常居燕京。当时燕京是北方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有深厚的汉文化的基础。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汉文化熏陶,形成了读书知礼的家风。耶律楚材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是按照儒家的学说来治理天下。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初仕金,为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 据格鲁塞《草原帝国》记载:“占领北京后,在愿意支持蒙古统治的俘虏中,成吉思汗选中一位契丹族王子耶律楚材,他以‘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博得成吉思汗的喜爱 ,被任命为辅臣。这是幸运的选择,因为耶律楚材融中国高度文化和政治家气质于一身。像回鹘大臣塔塔统阿一样,他是辅佐亚洲新君主的最合适的人。”他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

面对干戈四起、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太宗兄)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 。从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 。初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 ,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场;建立赋税制度,设置燕京等处十路征收课税所。窝阔台汗三年(1231),任中书令(宰相)。此后,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 、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 的政治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生命,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提起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相信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想起文天祥,想起他面对蒙古人的威逼利诱,在生死面前作出的震撼千古的回答——“留取丹心照汗青”。但鲜为人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早并非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起码,稍早一些的《峄山书怀》诗中,就有该句。

峄山,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南12公里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东山”,说的就是它,素有“岱南奇观”之誉。历代文人多有吟咏。田振铎、刘玉平等人所编的《峄山新志》(济宁新闻出版局,1993年)中,收录耶律楚材《峄山书怀》诗二首,其一云:“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贤愚千载知谁是?唯有流水自来去。忽闻邹峄仙境妙,踏破铁鞋走天奇。”

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国时卓越的政治家。他满腹经纶,因对金朝失去信心才转投成吉思汗旗下,对成吉思汗及后代影响深远,他的治国方针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本文介绍了耶律楚材的生平,及为何说耶律楚材是汉人救星。

耶律楚材生于公元1190年,契丹人,号湛然居士,又因他曾住在玉泉山一带,又称玉泉居士。耶律楚材出生时,正逢金朝大势已去,他的父亲取“虽楚之才,晋实用之”之典故,为他取名耶律楚材,自幼饱览群书。1215年,蒙古军攻占金朝首都燕京,成吉思汗得知耶律楚材才华横溢,便派人向其资讯治国大计,后被任命为辅臣。元太宗窝阔台继位后,耶律楚材被任命中书令(宰相),在治国理政、发展经济、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贡献卓越。

耶律楚材以清廉著称。在随成吉思汗攻西征时,将军士兵都在抢夺金银财宝,他却收集了大量药材和珍贵文集。后来军中爆发疫病,他收集的药材救了好几万人的命。公元1227年,他受命治理燕京。当时许多权势人家的子弟,一到傍晚就驾着牛车抢劫杀人,无恶不作。耶律楚材对此深恶痛绝,不怕强暴,也不受利益之惑,秉公执法,公开斩首16名犯罪头目,为民除害。他病逝后,有人诬陷他私藏巨资,检查后才发现除了忽必烈尊其遗愿,安葬在故乡玉泉以东的瓮山。

耶律楚材在辅佐元太宗治理国家时,极力反对战争中的残暴行径。按照蒙古惯例,对顽固抵抗的城市,攻占后势必屠城作为报复。耶律楚材力劝元太宗摒弃这种野蛮行为,保护了百姓生命安全。太宗听从了他的意见,一场毁灭中原浩劫也就此终结了,千百万生灵被保全了下来。可以说,这是耶律楚材对中国历史、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因此说耶律楚材是汉人救星也不为过。

庚辰西域清明

【原文】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

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作品鉴赏】

《庚辰西域清明》通过写自己借酒浇愁麻醉自己,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表现出诗人孤寂的惆怅心情

“明”在此处是明白、清醒之意。诗人本想借酒浇愁麻醉自己,但却越喝越清醒。写出了诗人的愁情(思乡之情/思乡之愁)的强烈、浓厚、深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作者在清明时节经过西域边城,耳闻间间关关的鸟鸣,目睹漫山遍野的山花这样一幅清新明媚、有声有色的春景图,却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作者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衬托/反衬)的手法,鸟鸣清脆、山花烂漫却难解诗人心头的相思之苦,难以明说诗人的思乡之愁,所以自然而然转入颈联描写美酒入愁肠,心却因乡思而乱。本想借酒麻醉自己却越喝越清醒,想起家乡故园的梨花在清明节也已绽开,诗人已“鹧鸪声”作结,更添乡思之浓。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1215年,蒙古大军攻占金中都,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他以儒家治国之道提出和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耶律楚材先后辅弼元太祖、太宗父子30余年,担任中书令14年之久。耶律楚材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本 名

耶律楚材

别 称

耶律文正、吾图撒合里

字 号

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

所处时代

金朝→蒙元

民族族群

契丹

出生地

燕京

出生时间

1190年7月24日

去世时间

1244年6月20日

主要作品

《湛然居士文集》等

主要成就

辅佐成吉思汗及其子孙

官 职

中书令

追 赠

太师、上柱国、广宁王等

谥 号

文正

特 征

身长八尺,美髯宏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