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无情帝王家?兄友弟恭,堪称典范的皇帝原来是他!

历史上,皇家为争夺帝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不胜枚举。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通过弑兄杀弟的“玄武门之变”当上皇帝的。玄宗也不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帝位,他汲取前朝宫廷流血斗争的惨痛教训,为了安抚好同父异母的五位兄弟,得到他们的拥戴以稳定自己的皇位,非常重视兄弟之情,他同弟兄们的友爱也因此在历史上出了名。

李隆基和李宪同是唐朝第四代皇帝睿宗李旦的儿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公元710年平定韦后之乱后李旦当上皇帝,但立太子的事,让他踌躇不定。按照传统礼制,长子李宪当立为太子,但三子李隆基在平乱中功绩卓著,有才干又有实力。李宪看出父皇的为难心事,就主动进言说,储君是天下的公器,时势太平时就先立嫡长,国难当头,就应该先立有功之人,如果不是这样会让海内失望,这不利于社稷,所以我力请退让。李宪恳切的陈述,得到了群臣的赞同,睿宗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不久睿宗内禅,李隆基便当上皇帝。

玄宗即位后也始终坚持尊兄爱弟,为五个兄弟各自建了豪华的宅第,称为五王府。他常到五王家中看望留宿,呼兄唤弟,叙享家人之情,天伦之乐。五王府的对面就是花萼相辉楼,此名取意《诗经》:“棠棣之华,鄂不韡韡(we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意思是说棠棣树开的花,鲜亮光彩,花与萼同气相连,好比兄弟,当今世上,亲莫过于兄弟。这座楼正是玄宗为欢宴兄弟、以笃友爱而兴建的。

他时常召集兄弟们在楼里宴饮,一同讲经论道,赋诗弹唱,下棋打球,斗鸡玩鹰,或者外出走马狩猎。他还命人缝制了长枕大被,常常和弟兄们同起同卧。如果有兄弟生病,玄宗终日寝食不安,忧形于色。一次薛王李业生病,玄宗亲自为他熬药,因为吹火烧着了胡须,左右都惊叫赶来抢救,他却说只要兄弟吃了药能病愈,胡须有什么可惜的!不仅如此,玄宗对兄弟还能表现出宽容大度,岐王李范,曾私自结交善弄谶(chen)纬神术的裴虚己等人,玄宗流放治罪了裴等人,但对李范却原谅说:我们兄弟本来亲密无间,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硬要巴结,我绝不因此而责备弟弟。李宪病逝,玄宗嚎啕失声,认为兄长推让皇位,有高士之风,因此册封李宪为“让皇帝”,并亲自撰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祭文,表达了对兄长的深厚情谊。

玄宗一方面对兄弟友爱,让他们尽享荣华富贵,同时也严格防范,不给他们政治实权。他曾伺察诸王动向,得知长兄宁王李宪,即使夏日也常挥汗如雨的击鼓为乐,看的书是龟兹乐谱,非常高兴。他说:“天子兄弟当极醉乐耳。”所以玄宗的几个兄弟个个安分恭谨,从不参与军国大事,他们或流连于金石书画诗文翰墨,或忘情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谁都没有什么作为,却都善终天年,这也是玄宗为帝之道的过人之处吧。

玄宗自幼聪睿英武,才智过人,他26岁做临淄王时就起兵一举铲除了篡权乱政,企图亡李兴韦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集团,拥戴自己的父亲登基做皇帝。28岁即位,他又镇压了皇姑太平公主集团的阴谋政变,从此结束了唐王室连续多年的内部纷争。正是由于唐玄宗的励精图治,任贤纳谏,兴利除弊,锐意改革,使唐王朝迅速进入了开元、天宝的全盛时期期。但遗憾的是面对这一片太平富足气象,唐玄宗日益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中,渐渐变怠惰了,变奢侈了,变骄横了,变昏庸了,他已忘记了当年亲自为兴庆宫的新楼提名为“勤政务本之楼”的自我勉励。五十多岁以后玄宗日日沉溺于和杨贵妃寻欢作乐,从此君王不早朝。将政事全权交由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处理,边境防务交由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还心安理得的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终于由于杨国忠和安禄山这两个佞臣的矛盾的总爆发,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由全盛走向衰落,玄宗也被迫出逃四川。途中发生马嵬驿之变,杨玉环和杨国忠被士兵所杀,玄宗退位为太上皇,唐肃宗李亨继位,任用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平定了安史之乱。但从此,唐王朝走上了下坡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