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些朴实的地名其实都是拜两个朝代所赐,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你可能没去过北京,但是你肯定听过北京的好多地名,比如猫眼胡同、公主坟、六铺炕等等,你可能会纳闷,怎么堂堂帝都首都京师都是这些朴实无华的地名,难道这些地名不应该是文雅大气的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个就离不开两点,第一是北京的历史,第二是北京所经历的朝代更替。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等等。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曾经在这里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属卢龙节度史节制。

成吉思汗于1216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为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蒙古文为Khanbalik,汉字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 (今南京) 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靖难战争、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也称为“行在”(皇帝所在的都城,就称“行在”),现在的北京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清朝入关后随即占领北京,亦称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并且实行旗民分居 政策,也就是八旗居住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明朝嘉靖皇帝下令修筑)。

北京从未缺席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但是对北京影响最深的几个朝代是唐、元、明清几个朝代,而北京许多地方就是来自于这几个朝代。其中这些朴实无华的地名就是拜这些朝代所赐,尤其是元清两朝。

众所周知,中华五千年文明,大一统王朝九个,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就占了两个,分别是元朝和清朝。而这两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都是定都在北京,其对北京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不同于汉族中原王朝的地方在于,这些游牧民族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没有那么多的优美辞藻,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都是直来直去,就是见到什么就叫这个的名字是什么,比如这个地方像猫的眼睛就叫这个地方为猫眼胡同等等。这点不同于汉民族,你到汉唐故地都城西安或者北宋都城开封或者别的地方,就很难见到有这么朴实通俗易懂的地名。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优势在于人们能看得懂,顾名思义简洁明了。这个文化还没普及的古代显得尤其亲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们见到这些地名就马上想起这些过往的朝代和往事,也未尝不是件坏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