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的“仁义”的旗帜为何没有所向披靡?失误在哪里?

作者:谈马

提起春秋时期的宋襄公,总觉得他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有点不着调。

他曾志满意得地想称霸,无奈实力不够,于是玩了个手腕:用重金来贿赂楚国,想让楚国替他站台,借楚国的威力由他来聚集诸侯;然后,又以诸侯来压制楚国。他的算盘(那时候还没有算盘哈)倒是打得够精,这无可非议。但就是没有想一下有什么底气和实力来支撑,结果反遭楚国暗算,等于给楚国觊觎中原开了扇方便之门。

上了楚国的当,就拿郑国出气,谁叫郑国在盟会上提议楚国当盟主,而且现在又去朝见楚王呢。郑向楚求救,楚国发兵攻打宋国。于是两国在泓水交战,宋襄公以“仁义”来主战,结果,结果大家就都知道了。

像他这样的国君,后无来者。

一、忠于齐桓公之托,帮助平定齐国内乱,扶助齐孝公上台

宋襄公非常佩服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这个齐桓公事业了得,自家后宫的的事也了得。他的三位夫人都没有给他生儿子,六位如夫人倒是每人给他生了个儿子。

王侯总要立世子考虑接班人问题。按规矩该立嫡子,但他没有嫡子。六个庶子中无亏是长子,他的妈长卫姬侍奉桓公的时间最久,加上和桓公最受宠幸的两个权臣雍巫、竖刁关系很好,这样内外一通气,齐桓公就答应立无亏作接班人,但是没有正式册立。

其实,桓公内心是欣赏公子昭的。他认为公子昭在才干和贤德方面都超过无亏。后来在葵丘大会上,齐桓公把心事和管仲商量,接受了管仲的建议,决定立公子昭为世子,还把这事托付给宋襄公,请宋襄公以后主持公子昭即位的事。

齐桓公为什么要托付宋襄公呢?这等于是给公子昭请外援,以后有依仗。另外,觉得宋襄公这个人可靠。

首先是认为他很贤明。你看他老爹去世了,本来该他继位,他却要谦让给哥哥(庶兄)目夷(当然目夷又谦让回来了),这种不争王位的人,品德高尚,可以信赖。

二是他对咱们齐国很尊敬。你看他老爹去世了,他还在服丧,都穿起丧服来开我们这个会,态度谦恭,可以托付。

宋襄公觉得很有面子嘛,当然接受了。

齐桓公一死,五个儿子(有个儿子家族地位不高,知道争不过他们几位,出走到秦国去了)争得个暗天黑地,连齐桓公的尸体生蛆都没有谁去管。雍巫、竖刁要杀公子昭立无亏。公子昭吓得一溜烟就跑到宋国去了。

这下该宋襄公履行承诺了。他的哥哥目夷劝他说我们在各方面都不如齐国,不要去管别人的事。

宋襄公说我以仁义为主,不救遗孤,这不仁;受人托付又不履行,这不义。于是联合了卫、曹、邾三个小国(其他国家不响应)去讨伐齐国。

大兵压境,齐国国内一片混乱。公子无亏才当了三个月的国君,就在乱中被杀,公子昭顺利回国。

宋襄公完成了一件可以刷爆朋友圈的大事,班师回国。但他前脚刚到,公子昭后脚又跑来找他了。

原来公子昭正准备即王位,其他几个兄弟不干了,乘着宋襄公等退兵回国,都起来争夺王位,逼得公子昭只好再次出逃。

这下宋襄公又亲率大军杀到齐国,最终扶助公子昭把位子坐稳了,这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败了齐兵,扶助公子昭即位,也就是说当年威风凛凛的霸主齐桓公的家事国事他都搞掂了,当世还有什么功劳比这更大呢?在他心里,就已经把自己和齐桓公摆放在同一个位置了。

二、借平定齐国内乱上位,要建个朋友圈自己当群主

宋襄公就想建个群,自己来当群主,像齐桓公一样。

你说他有什么能力来建这个群呢?他就依仗着前不久帮助齐国国君恢复了王位,帮助他平定了齐国的内乱,这是他炫耀诸侯的资本。

建群得开一个会。那个时候,诸侯间经常开这种会。与会的国家结成联盟,公推一个盟主,有事相互照应,或者约起一块儿去打不听话的诸侯。

宋襄公毕竟还是底气不足,就先搞个规格级别低点的。他约了滕、曹、邾、鄫几个小国,在曹国南边盟会。在这个盟会上,他自己把老大资格摆出来了。

滕子婴齐来晚了,襄公不许他参加盟会,把它禁闭在一间房子里。这下,鄫国的国君害怕了,就赶紧来参加,但已经晚了两天。

宋襄公俨然以大国之君和盟主自居,指使邾文公把鄫子杀了祭神。腾子婴齐赶紧用重金贿赂襄公脱身,曹国也赶紧告辞回去,这个盟会也就不了了之。

这事本来是宋襄公托大欺凌他人,他却责怪曹君不尽地主之礼,于是发兵攻曹,相持三月不胜。

想当盟主的野心就可以使人膨胀到这种地步。也把他一向标榜的“仁义”置诸脑后。

要不是郑国朝见楚国,约鲁、齐、陈、蔡四国与楚王在齐国边境会盟,担心齐鲁两国中有谁来倡议盟主的话,他怕还不会退兵。

三、与楚国讲仁义,输得一败涂地

小国不服,大国不响应他的倡议反而与楚国结盟的现状,促使宋襄公也打起了楚国牌。他用重金贿赂楚国,设想借楚国来聚合诸侯,再以诸侯来压楚国。

他约楚王在鹿上相会,因鹿上是齐国的地盘,就又约了齐孝公。三国约好在宋国的盂地会盟诸侯。楚王狡猾,他有自己的算计,要借这个机会把势力往中原渗透。

到了盂地盟会时,目夷劝宋襄公作好军事预防,被宋襄公以仁义和信用拒绝了。结果,楚成王利用这次会盟,劫持了宋襄公,并且强行取代他当了盟主。随即挥师攻打宋国。要不是目夷等人处置得当,宋国就麻烦大了。

宋襄公被楚王捉弄,受了奇耻大辱,吞不下这口气。想打楚国,国力又比不过人家,就找看不顺眼而又亲近楚国的郑国出气。楚国攻宋救郑。宋襄公的大臣劝他放过郑国避免给楚国交战,宋襄公自信满满地说:“楚兵甲有余,仁义不足;鄙人兵甲不足,仁义有余。”就不考虑打仗拼的是实力。

两国相遇在泓水。宋襄公遵循“仁义”原则,楚军过河时他不出击,楚军过了河还没排成队列他也不出击。直到对方全部渡河,排好了阵型才交战,敌强己弱,被打得大败,自己还中了一箭,第二年也就去世了。

四、宋襄公的仁义为什么屡屡碰壁?

仁义作为道德或者是处事标准,那是个好东西。但是战争则以你死我活来分出胜负,甚至为了胜负可以不择手段,所谓“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战场上,只见有标榜“仁义之师”、以彰显自己师出有名的,未见过标榜以哪种手段消灭对方是符合“仁义”的;一切伦理评价均在战争结束之后任由他人评说。所以襄公此举违背了战争的根本目的。

当然,这还不能完全怪宋襄公。因为商和西周早期的战争其实是贵族的游戏,以车战为主。车战要选择地形,定了地形还要定时间,这样双方才能打起来,所谓“结日定地,各居一面,呜鼓而战,不相诈”(《司马法》),作战确实讲贵族精神。

传说为姜太公所著的《司马法》中,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作战原则。其战争观是“以仁为本,以义治之”;战术原则之一是“成列而鼓”“争义不争利”。宋襄公只不过秉承坚持这些原则而已。

那么,宋襄公失误在哪里?

思维僵化,墨守成规,不审时度势,不顺应形势发展而调整外交和军事策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群雄纷起,各国忙于扩张或自保,很多规矩己被践踏或名存实亡。襄公却要秉持贵族风度,以仁义为标榜,不免与时代格格不入。正如楚大夫成得臣说他,“好名而无实,轻信而寡谋。”从理论上说,他坚持的是一种操守;但从实际来看,实为逆潮流而动,只能以悲剧结局。

另外,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他人,主观臆想他人也应该遵循这个标准,没有认真研究分析对手,以空想代替现实,缺乏求实精神。如与楚盟会,目夷劝他应准备军事手段为后盾,他说我以忠信待人,难道别人会忍心欺骗我吗?纯粹是一厢情愿,毫不考虑对手是什么样的角色,陶醉在自我设想的温文尔雅的贵族风度氛围中,却不想楚乃蛮夷之地又有虎狼之心。因而不能应对复杂的外交和军事斗争。

所以,对他“仁义”的评价,最有名的一句就是“蠢猪似的仁义道德”。

【作者简介】许维平,笔名谈马、马谈。写作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