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视唐太宗为“明主”,忠言直谏,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代名臣

皇帝讷谏,是对臣下的尊重和笼络,臣下必然竭力效忠皇帝,这就是儒家思想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具体表现。魏徵视唐太宗为“明主”,忠言直谏,成了历史上的一代名臣。

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上他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年征兵,有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入伍,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徵还是扣住不发。

唐太宗大发雷霆,派人把魏徵叫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18岁,其实可能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征兵。我已发布诏书,你为什么扣住?”魏徵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

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徭役又由谁来负担呢?”唐太宗觉得魏徵说的有道理,可还是不服气。魏徵接着说:“陛下的诏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征召18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18岁的男子也得应征,这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

唐太宗吃惊地问:“我什么时候不讲信用?”魏徵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曾经下诏:拖欠官府东西的,一律免除,可是官吏们照样催收,这是不是说话不算数?陛下曾明令规定:关中百姓免收租赋两年,关外百姓免除劳役一年。如今已经服了劳役或交了租赋的又被征当兵,这是不是说话不算数?

陛下一向说要以诚信待人,为什么征兵的时候怀疑百姓作假?无缘无故怀疑人,这能算讲信用吗?”魏徵的一席话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好半天唐太宗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谈论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太宗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参考文献:《新唐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