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石达开二次北伐就可拿下京师?从他这么做开始就注定失败了!

晚清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石达开是太平军难得的英才,但是在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已经是日薄西山,陷入内斗之中,石达开率部出走,这也给了清朝相对足够的时间,整合力量扑灭太平天国。

福建和两广石达开都去过,动静还都不小,军队人数很多,浩浩荡荡,不过很可惜,全都失败了,在福建和杨辅清合不来,杨辅清带十余万人脱离了石达开。在广西混了2年左右,实在待不下去了,被迫北上入川。湘军围追堵截,石达开一败再败,江西福建湖南广西都没法立足,最后在四川被湘军彻底消灭。

石达开出走时是5万人,大都是太平天国精锐,后来曾发展到20万人,但是乌合之众,就是在刚到大渡河边时也有4万人,而中央红军到达安顺场时也就2万多不到3万了,石达开之所以渡不过大渡河,民族关系没搞好,贻误战机,没有做到灵活机动,还有,其部队的革命性及思想工作离中央红军根本没有可比性,就是一群土匪流寇,败亡只是迟早的事。

感觉石达开跑回广西像是聚集力量,但实际情况不乐观,两大力量来源客家和天地会已经被灭的七七八八,在广西潜伏不下去,原两湖人发现了他的企图都跑回去找洪,最后没选择了,只好硬攻四川,那时结局基本已经确定。

有一种观点是,石达开不应该西征,选择57年安庆集结完毕之后,于次年开春直接北上进行二次北伐!原因当时清庭主要兵力都已分散在各地,疲于对付南方太平军和北方捻军,直隶和京师必定相对空虚,而当时石达开领走的都是太平军精锐很多还是广西老兵,只要目标明确,以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举全力突破江北一至两道防线几乎不成问题。

加上前有第一次北伐的经验教训可吸收,有了十倍以上的兵力破釜沉舟,循原路从巩义渡黄河后,基本可以一路荡平,林李北伐失败最大的原因出在兵力不足和气候寒冷,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之后,拿下京师成功概率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平天国纲领有明显的阶级局限,鼓动性强但实际推行的政策法律大多不接地气,所以军事行动只可趁其锐,从速绝不能拖,拖久了等老百姓都看出来了,也就自然而然的失去了群众基础,必败无疑。

个人觉得这样的北伐依然很难,从军事角度看,打仗不是纸上谈兵,兵力越多就越依靠后勤补给,当时石达开临时决定单干,各方面准备都不充足。从政治角度看,就算把北京打下来了,这算怎么回事,帮洪秀全白白打天下吗?他本来就一肚子气,哪有那么傻。意志消沉的流寇和有明确目标的北伐军是有根本区别的,信仰的破灭,再加上没有根据地和后方补给,失败是必然的。

北伐作佯攻惑敌之袭则可,作为策略则不行,时势变了。无天京内乱,稳定几年后还是可以得。但信仰思想缺陷不变,一切皆为空谈。试想,太平天国出现2个发号施令的指挥中心,这2个中心还相互不买帐,底下的士兵该听谁的?用不了多久这俩指挥中心就会干起仗来,即使是石达开不想这样,天京当局也不会容忍他的存在。

相对来说石达开缺乏的是大局意识,他忘记了自己和洪秀全是同一阵营的人,即使有纷争,那也是内部矛盾,不同于敌我矛盾。他应该和洪秀全在斗争中求团结,而不是选择分裂太平天国。从他不救援那些被困但未依附于他的太平军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如果指挥调度得宜,打败湘淮军。大家都知道“天王”不成事,“天京”不足恃,自然都来依附于你,则何愁大业不成?小肚鸡肠,终究难成大事。身死军灭,累及亲族,为天下叹!石达开只适合做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做统领三军的元帅就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