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为何没有传位给自己儿子,反传给二弟孙权?两点原因很关键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给我们完美的诠释了这一道理,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下江东的格局,作为孙坚的长子孙策无论从战略上还是在治国安邦上都是一把好手,只是因为性格原因在遇刺之后斗志全无最后英年早逝,真的有一点天妒英才,如果孙策能多活一些年,那么江东的势力一定会更加强大。可惜他二十六岁就去世了,如果不去世的话他的北伐大计或许会成功,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孙家坐拥江东六郡实力雄厚,在孙策弥留之际选定接班人的问题上,他既没有藏私的传给自己的儿子,也没有传给与自己神似的三弟,而是传给了有异域外貌的二弟孙权孙仲谋,难道是怕自己不传给二弟,自己的二弟会对继承人痛下杀手引起政变吗?

其实这种可能也有,但是我觉得有两点原因很关键,一,他是考虑到江东基业来之不易,在孙策夺取江东的时候,当地有许多本土势力并不服他,只不过迫于他的淫威勉强屈服,如果他们的新继承人年幼一定会引起变动。

二,孙权自幼跟随自己的父亲孙坚和自己的兄长孙策打仗,颇有韬晦,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孙权继承东吴政权之后辅以张昭、周郎等一众谋士,重用鲁肃、吕蒙、陆逊、甘宁、黄盖等人把江东打理的非常繁荣。

就连奸雄曹操都没有在江东讨到好果子吃,第一次南下在赤壁被周郎烧得丢盔弃甲败走华容,第二次南下,孙权只身前去探营,使得曹操对江长叹,感慨颇多,能得到曹操认可的人除了孙权另一个就是刘备,曹操曾经和刘备煮酒论英雄,可见曹操的识人能力很强大,他认可的两个人就是与他三分天下的两个人。

东吴六郡在孙权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孙权的治国能力。说明孙策并没有选错接班人,孙策作为大乔的老公,英年早逝害的大乔守寡,所以他并不是个合格的丈夫,害的国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放下年幼的子嗣没有管教,他并不是合格的父亲,但是他能够慧眼识珠的把政权传给自己的弟弟孙权,在这点上来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君主,而乱世之中能够长久的存活下来才是第一要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