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有3尊高大的佛像,每尊不到3公斤,制作者竟用了这个绝招

在生活中,如果不学习历史,不接触文物,那就真的很难想象古人的智慧,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今天小编就给您介绍一样宝贝——佛像,这可不是一般的佛像,因为它是为悬空寺而专门“定制”的,虽然看起来重如泰山,但实际上却轻若鸿毛,每尊只有1公斤多重,古代工匠是如何制造的呢?下面小编就给您揭秘一个绝招,看看古人到底有多聪明。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小编揭秘之前,需要让您了解一下悬空寺,因为佛像和寺庙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在南北朝时期,来自蒙古草原鲜卑族迅速崛起,并且建立了北魏政权,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因此,多民族的交融,也促进了佛教和道教的发展,所以各地都广修寺庙,弘扬佛法。

据记载,在当时的浑源县,人们也在准备修建寺庙,而正愁在哪选址的时候,一位云游道士告诉他们,翠屏峰的峭壁是个绝佳地方。于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地百姓终于完成了寺庙的修建,并且一直保存至今,就是现在的著名佛教(和道教)旅游胜地——悬空寺。

当时,在修悬空寺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寺庙本身悬在山崖之上,所以承重能力有限,如果再放置一个个重有数吨的石刻大佛像,寺庙肯定是承受不了的!

因此,工匠们就犯难了,并且一边修建寺庙,一边考虑佛像的事情。突然有一天,一位工匠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不用传统的石刻佛像,而用脱纱佛像。

脱纱也叫做夹纻,是制作漆器的一种古老工艺,脱纱佛像的制造流程如下:

第一步:用胶泥塑造佛像的轮廓,并且将其放置在阳光下暴晒成型,等变得坚硬之后,再做简单的修饰。

第二步:准备好大量的夏布,即一种用苎麻纺织而成的麻布,具有超轻薄,高透气,耐腐蚀的特性;另外,还要准备好几大桶新鲜的生漆,即未经处理的漆树汁液,然后将夏布浸泡在生漆中。

第三步:准备好材料之后,就正式开始制作了。首先将浸泡过生漆的夏布,严密地裹在泥塑的佛像上,一层一层的裹,并且要保证每一层之间都不能留有空隙。至于要裹多少层,那就取决于要制造多大的佛像。

第四步:裹完夏布之后,自然晾干,使其硬化。然后再将内部的胶泥全部掏出来,形成一个空心的纱布佛像。最后,再对佛像进行具体的修饰,如打磨,上色和贴金等等。

就这样,工匠们用这种方式,为悬空寺定制了佛像,并且每尊只有两斤多重,后来,脱纱佛像的制造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因为其质地坚硬且重量轻,所以也方便移动,因此后世也称之为“行像”,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人拿着)到处走的佛像。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武则天在洛阳就使用这种方式,铸造了一尊高九百丈的大佛像;值得一提的是,脱纱佛像在唐朝时期,还被“技术输出”,传到了邻国日本,因为当年鉴真和尚东渡,带去了这种技术,并且铸造多尊佛像,至今还被日本人称为国宝。另外,在宋朝时期,汴梁的光教寺也制造了五百罗汉,而且全部都是脱纱佛像。一直到元明清,甚至是至今,脱纱佛像的制工艺,也一直绵延未绝。

看到这里,不知道读者们是否已经在心中升起了一种敬佩之情!但您要知道的是,小编今天说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国古代先民们的智慧,又何止这么一点点,只要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您就能在生活中发现历史,发现古人智慧的秘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