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对街头械斗无动于衷,却对耕牛喘气忧心忡忡,其原因令人敬佩

文/格瓦拉同志

如果汉朝有“感动帝国十大人物评选”的话,那么丙吉绝对会入选。丙吉字少卿,起初担任鲁国(国相当于郡)狱史,后入朝担任廷尉右监。丙吉在治理与“巫蛊之祸”相关的案件时,曾冒死救下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并派人精心呵护他,后者由此保住性命。但由于这些事情都发生刘病已婴幼儿时期,所以他并不了解详情。

汉宣帝能保住性命,全是拜丙吉所赐

等到废帝刘贺被权臣霍光废黜,刘病已被扶立为皇帝后(汉宣帝),丙吉却没有向皇帝自述功劳,依然默默地保守秘密。直到数年后,当年看护刘病已的宫人们争功,这件尘封的往事才被披露。出于感激心理,宣帝封丙吉为侯爵,等到丞相魏相薨逝后,又让丙吉接任,后者由此在古稀之年,踏上仕途的顶点。

丞相身居百官之首,上辅天子、下治万民,职责在于调理阴阳,匡正皇帝的得失,虽然位尊势重,但也是个危险系数极高的职位。按照大儒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说”,一旦发生旱涝、地震、山崩等天灾,乃至日食、星变等自然现象,往往被视为丞相的过失。此时,丞相轻则被谴责,重则被罢官,甚至还有被逼自杀的。

汉武帝对臣下苛刻,丞相多有自杀者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对群臣极度苛刻,曾更换过13位丞相,除1人托孤留任外,其他12位丞相被免职者有7人,因罪自杀者有5人,而被免职的丞相当中,有2位最终也横死,善终者还不到总数的一半。汉宣帝在位时,虽然对群臣的苛责不如武帝,但也是个雄猜之主,在他手底下做官,同样需要揣着一百个小心。

丙吉虽然数次搭救宣帝的性命,但他深知“皇帝没有恩人”,更何况,自己才能一般但却占据丞相的高位,必然会引起大批朝臣的嫉恨。所以丙吉在担任丞相期间,以崇尚宽厚、喜欢礼让闻名,属官中有犯错或不称职的,便给他们休长假,使其自己离职,以免他们怀恨自己、告“黑状”(“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见《汉书·卷七十四》)。

丙吉以崇尚宽厚、喜欢礼让闻名

不仅如此,丙吉每次出行时都会留意民情,观察自己是否有失职之处。某次,丙吉外出巡视时,碰到一场大规模的械斗事件,人员死伤惨重,地上全是尸体和哀嚎的伤者,但丙吉却径直驶过闹事区,根本没有下车处理。不久,丙吉看到一个农夫赶着耕牛在路上走,牛累得气喘吁吁,热得直往外吐舌头。丙吉见状,便停车询问农夫,他的牛为何如此难受。

(丙)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引文同上。

丙吉对百姓的械斗视而不见,却对牲畜的喘气极为关心,跟随他出行的掾史大为不解,便质问他为何厚此薄彼。丙吉对掾史的指责并不动怒,而是面色凝重地跟他解释道:“百姓斗殴杀伤人命,自然会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理,此等小事不是丞相应当干涉的。但现在正值春天,天气尚未炎热到酷暑难耐、大汗淋漓的地步,而牛却热的如此难受,恐怕是湿热所致,这是时气失节的表现啊。”

掾史听后心悦诚服,认为丙吉颇识大体

丙吉缓了缓,接着说道:“湿热的天气容易让耕牛生病,进而影响到农业的收成,而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一旦歉收必然会使得百姓饿肚子。我作为三公之首,职责在于调理阴阳、忧国忧民,若阴阳失调、百姓受灾,必然会遭到谴责,因此才过问牛的事情。”掾史听后心悦诚服,认为丙吉颇识大体。

(丙)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爇,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引文同上。

丙吉到死都以国事为念,临终前举荐人才

正因为丙吉居功不傲、识大体,在丞相任上崇尚宽厚、喜欢礼让,所以被朝野内外视为仁德君子,几乎没有政敌,由此得以稳固权位。五凤三年(前55年)正月,做了4年丞相的丙吉因病薨逝,谥号为定。丙吉到死都以国事为念,临终前向宣帝推荐黄霸、杜延年、于定国、陈万年等人,最终都成为治世能臣。

史料来源:《汉书》、《资治通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