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在“大鱼大肉”?看看古人春节“吃”得多讲究!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它代表了小伙伴对当年收获的认可和对新年的向往,也是一个家庭祭祀祖先和加深亲友情感的时候。而民族人文精神的悠久历史和价值追求也在春节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放眼世界,一系列与春节相关的习俗都是在弘扬了中国文化,展示民族魅力。

春节是我们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作为礼仪之邦自然是有许多讲究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很细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食”也就是古人春节是怎么个吃法,是不是和我们今天一样呢?

根据东汉儒家大师郑玄的说法,在《礼记》中记载“(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也就是说,灶神不仅控制着灶火,还调查善恶。传说从12月23日到除夕夜,这是灶神去天庭述职的一天。因此,人们新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人们打扫厨房餐桌,更换灶神像,摆上贡品,焚香点烛。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简而言之,祭祀灶神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简单愿望。

听到灶神的报告后,玉帝也会微服私访人们的状况。古人会做一些豆腐来招待玉帝。当然这不是吝啬,而是想表明生活清减,除了豆腐,人们也会杀猪,在古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他们才会愿意杀猪吃肉的。因此,春节期间获得的肉被称为年肉。不仅如此,人们出去购买年货,各种交易场所也应运而生。

而腊八节的民间传说起源于皇帝对谷神的祭祀,这表达了对来年丰收谷物的美好祝愿。腊八节的习俗因地区而异。南方有用八种食物制作腊八粥的习俗,如大米、蔬菜、胡萝卜、花生、油豆腐。腊八粥煮好后,先供奉神佛,然后献给亲友。最后,在自己品尝。腊八粥不能全部吃完需要留一点,包含“年年有余”的愿景。在北方,则用准备好的面制作各种面食,这象征着来年蒸蒸日上。而馒头的不同风格也蕴含了不同的含义。

除夕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事实上,在古代,除了除夕夜,还有“三岁”。朋友和亲戚在除夕互相赠送礼物,这被称为“馈岁”。家庭团聚,被称为“别岁”。老年人和年轻人聚在一起祝福彼此,这是“分岁”。与现在相比,古人尤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除夕餐非常注重礼仪。除夕那天,全家人必须聚在一起。由于无法到达的原因,必须保留一个座位和一套餐具,以体现完美的理念。除夕晚餐的每一道菜都有很好的寓意。绿色蔬菜被称为“安乐菜”,豆芽被称为“如意菜”,年糕被称为“年年高”。最有趣的事情是制作金鱼形状的糕,这在除夕是不能吃的,只能用来观看,它们被称为“看余”,直到初一才能吃掉。

根据清代史稿《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许多新年禁忌可以在新年初五时破除,这被称为“破五节”。所以北方会在这一天吃水饺,南方则在这一天上香敬茶,因为这一天是送穷迎财、开市贸易的日子。

看到上面这些繁文缛节是不是惊呆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仪式已经被淡化了,小编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虽然很多仪式礼节少了,但大家彼此祝福阖家团圆的年味是有增无减的。谢谢大家阅读,小编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大吉大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