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防弹衣”,救了朱棣几条命?

自古仁义用兵多败事。“靖难之役”朱允炆的兵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建文帝朱允炆因为长期生活在宫中,自幼性格仁慈柔弱。当然这在太平盛世,到没有什么大的弊端,甚至还可能造福百姓,兴旺国家。但是如果在战争期间就可能意味着一场灾难,“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对朱棣的仁慈之举就是一个明证。

本文所说的朱允炆的仁慈之举指的是靖难之役打响的时候,朱允炆在发病之前对诸将士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内容大致是让诸位将士与燕王打仗的时候,要注意别让他(朱允炆)落得一个谋杀叔父的名声。《明史纪事本末》上面写道:

“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话很简单,但是朱允炆可能想象不到的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靖难之役中数次保住了朱棣的性命,成了朱棣战斗时候的护身符,本文戏称之为“防弹衣”。而再具体一点,朱允炆的这件“防弹衣”到底救了朱棣几条命,就是本文的探究主旨。

第一条命:建文二年(1400年),在白沟河,平安、瞿能父子的奋力合击下,燕军被李景隆的军队包围。当时飞箭如雨,朱棣先后换了三次马,射光了三桶箭,宝剑也砍得受了损,想要逃跑的时候差点被平安、瞿能赶上。后来朱棣竟然还跑到了河提比较高的地方,假装招呼援军,李景隆担心有诈,才得以脱身。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朱允炆的“防弹衣”,在流箭如雨的情况下,朱棣根本不可能三次更换自己的马匹,射光三桶箭,跑到河堤的最高处竟然安然无恙。《明通鉴》卷十二上面写道:

“突景隆兵绕出王后,飞矢雨注。王马三创,凡三易,所射矢三服皆尽,乃提剑,剑锋复折,马阻于堤,几为瞿能、平安所及。王亟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

第二条命:同年十二月,在东昌,盛庸设计诱敌深入,使得朱棣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由于盛庸大军使用了大量的火器和弓弩,燕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得北撤。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朱棣仍然毫发无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大军撤退的时候,朱棣则走在最后,追击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去上前诛杀,反而遭到朱棣的射杀。究其原因,《明史纪事本末》上面写道:

“是役也,燕王数危甚,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

第三条命:建文三年(1341年),盛庸率领大军在夹河再次遭遇朱棣的军队。朱棣亲自侦查状况,被盛庸发现。一般情况下,对付侦察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射箭开枪,把他打下马来,然而皇帝陛下的教导始终萦绕在耳边,无论如何是不能开枪或者射箭的,因为那会让仁慈的皇帝陛下担负杀害叔叔的罪名。《明鉴纲目》卷二上面写道:

“棣以十馀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庸诸将皆以帝有诏“毋使朕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眙不敢发一矢。”

由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的“防弹衣”,至少拯救了朱棣的三条命,可以说是威力无穷。我们据此可以想见,如果朱允炆没有送给朱棣这件“防弹衣”的话,朱棣可能早就死在了无情的刀剑(箭)炮火之下。“靖难之役”的历史,包括整个大明的历史可能都将会被改写。

那么,朱允炆的“防弹衣”作用为何如此强大呢?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君无戏言,皇帝的金口玉言,更是如此。其次,朱允炆性格过于仁慈柔弱,一旦朱棣战败或者议和的话,还有可能依然受到亲王的待遇,而伤害朱棣的人可能就会遭到算账。再次,如果朱棣战死的话,不管怎么说,诛杀者都是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亲叔父,可能也得不到什么好果子吃。

因此,朱棣有了这个“防弹衣”,其实是没有感激之心的,而且打仗的时候就把它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让它替自己挡刀、挡箭(剑)、挡枪,挡炮······让它在危难之际拯救自己的性命,夺得了朱允炆的江山。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四木说史”,趣读历史,人更明智!(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