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过东洋吗?分享几个鲜为人知的郑和出海趣闻逸事

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国际贸易专家。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人人皆知,他对促进航海、外交、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更是永载史书。他历时28年、七下西洋的壮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即使600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今天,小编主要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郑和鲜为人知的小趣闻。

(一)郑和下过“东洋”吗?东洋、西洋是指哪里?

提起郑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那么,他下过东洋吗?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答案是肯定的。

据《明史-外国列传》记载:“永乐时,郑和遍历东、西洋。”

郑和出使的西洋,主要是指文莱以西的印度洋沿岸地区。《明史-外国列传》载:“婆罗,又名文莱,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据此可以认定,明朝对东、西洋的划分是以文莱为界,文莱以东的太平洋为“东洋”,以西的印度洋为“西洋”。

由于“东洋”的国家,如日本、朝鲜、琉球等,在此之前早就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和朝贡关系,双方往来比较频繁,而“西洋”国家不但数量众多,并且其中多数国家是因郑和首次出访,才和中国建立邦交关系的,所以郑和航海出使就被称为“下西洋”了。

根据历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期间,出使过不少东洋国家和地区,并且记录了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和趣闻逸事。

比如,《明史》记载的琉球国,岛上气候炎热,居民少穿衣物,所以对郑和带去的丝绸礼品不太“感冒”,而对瓷器、铁锅等物品喜爱有加,后来,朝廷给琉球国的礼物就改成了锅碗盆碟,深受当地欢迎。

在鸡笼山(今台湾),因当地人冷落郑和船队,郑和挺生气,就赠给他们每家一个铜铃,挂在脖子上,戏称为“狗国”。不料后来当地人却把铜铃当成了宝物,有些富有人脖子挂好几个,还夸耀这是祖上留下的。当地虽是岛国,却“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与领国往来。”“性既畏海,捕鱼则于溪涧”,真是咄咄怪事。

(二)郑和是哪里人?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郑和受朝廷派遣,率庞大船队出使西洋,在西洋各国名气很大。当地人民为纪念他,不少地方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如泰国有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马来西亚有三宝城、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公垅、三宝公庙等。

但你知道吗?郑和不姓“郑”,也不是汉族人,甚至还是个身残之躯。

郑和(1371?-1435是云南晋宁人,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人,生年不详,大约是1371年。他的曾祖父叫马拜颜,祖父和父亲都叫马哈只。其实“哈只”并不是他祖父和父亲的本名, “哈只”是阿拉伯语,意思是朝圣者。郑和一家都信奉伊斯兰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所以“哈只”是对他祖父和父亲的尊称。郑和是家中次子,还有一个哥哥马文铭和四个姐妹。

大约在郑和12岁的时候,朱元璋平定云南,其父亲去世,郑和被掳,带回北平,被净身做了太监,进入燕王俯侍侯朱棣。因其才智过人,口才又好,慢慢受到朱棣赏识。随着年龄增长,郑和“身长七尺,腰大十围,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宏亮”。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在郑村坝之战中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后,封其为内官临太监,后赐其姓“郑”,马三保遂改名郑和。

(三)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带那么多人员?

郑和出使,规模浩大,每次都是船舶约200艘,人员27000多人,其中除了官员、医生、技术人员,兵士不少于26000人。带这么多船舶、人员兵士,除了扬威海外,“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宦官传》)外,还有两大任务:

一是保证船队安全。当时海上盗贼众多,经常劫略过往船只、商人。郑和第一次出使,就在苏门答腊岛的旧港遇到了海盗头子陈祖义的拦截袭击。陈祖义是广东人,洪武年间逃到南洋,召集一伙人以旧港为据点,经常打劫过往船只。郑和和海盗斗智斗勇,最后将这一伙海盗500多人全部歼灭,并把头目陈祖义押回国内,被朱棣下令斩首。

二是帮助平定内乱。郑和1409年第三次出使时,正遇上印尼苏门答剌内乱。原来,此前苏门答剌国和邻国交战,国王中箭身亡,王子还小,王后复仇心切,下诏全国:谁帮她复仇,就嫁给他,并让他当国王。有个渔夫帮她领兵打败了仇国,娶了王后,当了苏门答剌国王。但老国王的儿子长大后又杀死渔夫,夺回王位。渔夫的儿子苏干剌不甘心,就带领一伙人经常作乱,还骚扰郑和的船队。苏门答剌国王请求郑和帮助平定内乱,郑和军队在苏门答剌国的配合下,大获全胜,还活捉了苏干剌全家,第三年回国后,将其押回国内,朱棣下令将苏干剌处死。

关于郑和下西洋,读者朋友,您都知道一些什么趣闻逸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交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