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非遗】平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天画戟

平山方天画戟是流传于平山县小觉镇秘家会村一带的一种世所少见的武术器械和套路。该器械是我国古代以矛为主、矛戈结成一体的一种长兵器,柄长丈余,器前为矛,侧为月牙刀,传说是仿“龙”的器械。方天画戟戟术依“龙”形、“龙”势,将龙的身躯特点和搏击特长皆寓于戟器和招术之中,讲究“不管方位、不管高低、不管里外,皆走斜行”,整套功夫呈现出:潇洒威武,舒展大方,形神兼备,丰采多姿,干净利落,节奏鲜明;动作严密,灵活多变,刚柔相济,寓刚于柔等风格特点。其招法与枪法是截然不同的,枪法以拦、拿、崩、刺为主,而戟法以贴、靠、叼、钻为主,兼有枪术之刚劲、猛劲。平山方天画戟是世所罕见的武术瑰宝。

秘家会村位于平山县城西北75公里,小觉镇政府东南5公里,国道石闫公路从村南穿过,西、北、东三面有滹沱河缠绕而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历来有习武传统。

平山方天画戟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蕴含着戟这种兵器自上古时代、殷商、隋唐、宋代到近现代的演变情况,以及相关历史与人物故事,历史价值很高;包含了一整套练习方法、使用秘诀,内容博大精深,科学价值很高;蕴含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兵器文化、武术文化,文化价值很高;方天画戟在兵器中虽被淘汰,但仍受人们喜爱,观其形见其演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得到精神陶冶,具有很好的商业开发前景,现实价值珍贵。

相传,清末天下十三省总镖头、河北沧州武师“神枪刘”刘德宽在行走江湖压镖时,有一次路经河南南阳时的一天晚上,遇到一位少年英雄在习练早已失传的方天画戟戟法,刘德宽看到精彩之处连声叫好,上前盘问并自报姓名和身份,二位英雄惜英雄相见甚欢,当即结为好友。刘德宽拜见那少年的祖父,刘德宽愿以“六合大枪”枪法传授少年,少年的祖父则传授刘德宽方天画戟戟法。临走,刘德宽留下纹银600两作为答谢。之后,刘德宽又将方天画戟枪法传给了得意门徒恒寿山(人称“大力恒”)、佟连吉和赵鑫州,并留下“戟法珍贵,秘不外传”的叮嘱。民国时期,自幼喜好武术的平山学子白瑞采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期间,遍访名师,曾拜时任北京国立大学武术教授的赵鑫州为师学得方天画戟,之后又拜师伯佟连吉为师习练方天画戟,白瑞采学得了赵、佟二人一刚一柔的神韵。大学毕业后,白瑞采到晋察冀边区任军法承审员,期间一直收徒传艺,但不传授方天画戟。1983年,白瑞采响应国家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的号召,才将方天画戟传给女儿白燕英和徒弟封彦涛,并指导二人将六路方天画戟整理成书献给国家,以防失传。此后,白瑞采再没有向他人传授方天画戟。

方天画戟在唐代已在军事上被淘汰。所以,一千多年来,方天画戟器械和戟法在武术界成为了瑰宝,传人一直很少。目前,平山人中只有白燕英和封彦涛是方天画戟的传人,二人均已花甲之年,白燕英因工作关系早已定居上海,平山境内只有封彦涛精通方天画戟六路戟法,别无传人,亟需加以传承保护。

为了传承保护和发展平山方天画戟这一稀有武术器械和套路,平山县文化馆、小觉镇文化站计划联合秘家会村委会、平山县武术协会,拟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方天画戟六路戟法,更新表演服装和器械,组建武术表演队,邀请专家指导,搞好普及推广等一系列工作,打造平山武术文化品牌,让平山方天画戟重新焕发生机和光彩,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2015年11月,平山方天画戟列入石家庄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