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资|老舍诞辰120周年,他的《茶馆》为啥依旧这么火

近日,为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北京人艺再次在首都剧场上演话剧《茶馆》。

虽然不能去观看,但每次打开老舍的文集,看到“茶馆”俩字,总能于文字之间感触到当年的时代风云。《茶馆》剧本不长,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次坐在自习室里,一下午就能读完了,然后掩卷长叹。

(《茶馆》剧照,右为“王利发”)

“大茶馆,老裕泰,生意兴隆真不赖。茶座多,真热闹,也有老来也有少;有的说,有的唱,穿章打扮一人一个样;有提笼,有架鸟,蛐蛐蝈蝈也都养的好;有的吃,有的喝,没有钱的只好白瞧着。”这是《茶馆》的开场白,更是老北京“旧社会”的横切面。

《茶馆》分三幕,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衰败为背景,以茶馆掌柜王利发为线索,用老舍自己的话说,要表达“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

老舍送走了三个时代,写出了人们的失望和希望,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中,茶馆迎来了新社会。经历了三个旧时代,有的人物衰老了,有的人物长大了,变的是岁月悠悠,不变的人间正道。

(《茶馆》剧照)

《茶馆》初载于1957年7月《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在这样一个极度浓缩的空间里,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每个人物都那么真实、鲜明,从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在一座小茶馆里得到了生动展现。

纵观《茶馆》,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矛盾冲突也很分散,舞台上一会这个来了,那个走了,显得很散。但是《茶馆》的经典之处在于人物,在于人物命运的起伏,在于时代的底色,在于浓郁的北京方言和市井生活。所以有人将这种重人物表现,轻故事讲述的结构称之为散点透视的“人物展览式”结构,并开创了中国话剧文学的先河。

想看舞台上的《茶馆》,首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据了解,焦菊隐、夏淳导演的《茶馆》1956年3月29日首次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首演半个多世纪以来,《茶馆》已成为北京人艺的“看家戏”,也是中国目前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

(《茶馆》剧照)

1980年《茶馆》应邀赴西德、法国、瑞士等国访问演出,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之后该话剧多次赴国外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演出。

现在,作为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茶馆》曾多年被安排在春节后上演。对演出市场而言,这本是淡季,但《茶馆》总可以让淡季不淡。近年来,《茶馆》无论在什么时间上演,都是一票难求。

正如有学者指出,“老舍《茶馆》的叙述动机,来自于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恨。新旧社会对比既是他结构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的历史观。他对于“旧时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熟悉,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婉和幽默,含泪的笑,使这部作品,接续了老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许建立

(壹点号·谈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