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状元的故事 文/朱文杰

南方才子北方将,所以陕西的状元比起南方少得可怜。整个明清也就出现了三名状元,一个是明朝武功人的康海,和高陵人的吕泾野,还有一个就是清朝韩城人的王杰。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会试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得了第四名,康海有点不服,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 ?)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这次自然有人不服康海,第二名孙清便对人说他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待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非常叹服。跑到康海家里,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

整个清朝268年,陕西就出了个独苗状元王杰。还传说是当年乾隆皇帝认为陕西无状元,于是将王杰由第三名移至第一名的,而原定状元江苏人的赵翼只好屈居探花。

还另有一说,说是王杰进京考试,取得第一,但有一位南方人担任主考的考官,在殿试前奏报乾隆皇帝说:自古南方才子北方将,王杰如当状元恐怕南方才子不服。乾隆皇帝一听便说:那就殿前比一下!于是,考官们要考上前几名的南方进士们出上联,让王杰应对,殿试当日,南方的进士们出的上联是:“半日唯雨,天珠万点,波长江之巨浪,润河之光,湖之光,海之光,一片之光;登龙风楼观五百乘名山,展星展斗展日月,得配天地。”王杰从容不迫马上应道:“一介书生,七斟八斗,读圣贤之遗业,众会之源,状之源,介之源,三字之源;入翰林院,统十八大学士,安国安邦安天下,道冠古今。”乾隆皇帝听后连称妙联,赞叹不已,钦点王杰为状元。这一下,南方才子们也不得不服了。

据载王杰考中状元后,山东籍的举人们也不服气,出了一副对联想来难为王杰,上联是:“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王杰不加思索,立即对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从此,陕西籍的清代唯一状元王杰声名大震。王杰更为令朝野震动的是,当大贪官奸臣和珅事发锒铛入狱时,迫于其朝廷内外的势力,竟无人敢担任主审,这时,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杰挺身而出,主动要求担此重任。和珅在狱中仍然目中无人,倨傲不服,王杰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按照和珅所犯事实,判处其死刑,并没收了其家产。

韩城市博物馆的大成殿里,珍藏着两块烫金的匾额,上面分别书写着“赞元锡嘏”和“福绥燕喜”,分别是清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赐给王杰的。王杰79岁辞京还乡之日,嘉庆皇帝赐给他一把乾隆御用玉鸠手杖和御制诗两首,以表器重。诗中写道:“直道一身立廊庙,清风两袖返韩城。” 盛赞王杰。

还有一位中状元的人,也很奇特,好像特别的福缘深厚,三星高照,很有禄命,运气来了,任啥都挡不住。他就是毕沅。虽然不是陕西人,但他后来长期在陕为官,做到主政的陕西巡抚,还是值得一说。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吏,在那年的四月二十五夜里,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四月二十六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后悔莫及,自认禄命不如毕沅。

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毕沅有一次路过一座寺院,老僧出来热情招待,谈得十分投机,毕沅忽然开玩笑地问道:“一部《法华经》,不知有多少个阿弥陀佛?”老僧从容应道:“我一个破庙老和尚,非常惭愧生成钝根。大人是天上文曲星,非同一般,不知一部《四书》有多少个‘子曰’?”毕沅不禁一愣,尤其是一句“大人是天上文曲星”,好像猜到自己曾经状元的身份。加之他又非常佩服老和尚思维敏捷、谈吐风雅,于是捐银为寺里添置田产,还把寺院整修一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