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帝复立太子,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

这次巡幸塞外,诸皇子“齐开炮”,炮口指向了他们嫉妒了很久的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暴戾不仁、截留蒙古贡品、放纵下属敲诈勒索等成为诸皇子的“炮弹”,一颗颗的在太子身上“爆炸”。

这些个不好,别说太子,其他皇子也是一样,只是不在漩涡之中,不会成为众矢之的罢了。

其后,康熙病了,太子丝毫没有忧愁的样子,康熙认为太子无爱君之念。

后面的事,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太子被废了。

可是,没过多久,又复立。

此次复立,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的爱,他不忍培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就这样被废了,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

父爱,这是有的,皇帝也是人。

但是,皇帝是皇帝,皇帝无私事,父爱也不是私事,因为不能因父爱而毁了江山。

所以,复立胤礽为太子,有着其他更加重要的原因。

1、保护储君

康熙帝清楚,复立的胤礽不可能继位。

康熙帝还清楚,假如没有一个靶子,诸皇子和部分臣工真就没办法工作了,都盯着太子之位。

康熙帝更清楚,夺嫡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无论谁成为新的太子,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可以这样说,立一个就会毁一个。

所以,太子成了靶子,需要立,但不能是其他皇子,只能是胤礽。

胤礽再次成为太子,成了“靶子”,夺嫡势力还是存在,但他们互相攻击成了其次,都以集火太子为重。

如此一来,未来的储君就得到了保护。

苦的是太子,但幸的是大清国。

帝王无私事,他会不舍自己的儿子,但与千秋功业比起来,一个儿子不算什么。

这真的很残酷,但这也真的是事实。

2、无完全符合的皇子

诸皇子之中,真心为国为民的也就胤禛,但他太独。

四阿哥势力太小,是独;做事太绝,是独。

等等。

四阿哥胤禛倒是可以承继大统,但还不是康熙帝心目中最理想的后继之君。

他所想的后继之君什么样呢?集太子、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这三位身上所有优点的结合体。

可是,真没有。

没有完全符合的皇子,立太子只能是被势力大的皇子一党牵着鼻子走。

所以,他提出的举荐新太子只是个幌子,是看一看皇子们的表现,是想通过此事减轻太子一事的影响力,继而复立太子。

以上两点,便是康熙帝复立太子的原因。

这两点,在没过几年之后太子再次被废得到了验证。

太子被废,有了前车之鉴的群臣请求立太子的呼声没有先前那么强烈了。

没过几年,八阿哥胤禩因“毙鹰事件”(《雍正王朝》中为十四阿哥,正史为八阿哥)彻底得罪了康熙帝。

自此,九子夺嫡实质上已经结束了,太子被废,呼声高的八阿哥也失宠。

康熙五十七年开始,十四子胤禵得到宠信,这看似是为了他将来承继大统做准备。

其实不是,胤禵已经手握兵权,康熙不需要担心什么,立他为太子谁也阻挡不了。

所以说,胤禵也是个“幌子”,迷惑群臣罢了。

很简单,康熙帝想让四阿哥胤禛继位,但又怕提前宣布,导致朝中人心惶惶,毕竟胤禛的铁腕手段,群臣早已领教,群臣对胤禛,又敬、又怕、又恨,最怕他当皇帝。

假如提前宣布他为太子,朝局会不稳,意想不到的大祸也会发生。

可是,不宣布他为太子,他也是后继之君最有力的竞争者,大家还是害怕。

就这样,胤禵成为“幌子”,为胤禛登基吸引注意力。

最后,还是那句话,皇帝无私事,但他也是人,有父爱,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