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垓下之战,项羽战败,最后自刎于乌江。这一刎,让多少人感到遗恨!这样一位豪杰,承受着赞誉的同时,也承受着谴责。有的人说他是大英雄,大将军,战功赫赫;有的说他是暴君,坑杀降君。项羽是个怎样的人,后世之人也只能从留存下来的史料中来认识他了。当然,史料记载也会有会失误,或者不够全面,比如,之前一直说项羽将阿房宫付之一炬,后来考古学家们对阿房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却并未发现有焚烧的痕迹。

在秦汉以后诗词中,有许多文人对楚汉相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耳熟能详的有几首。第一首就是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胜败乃兵家常事,本就难以预料,能够忍辱负重的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土地,人才济济,如果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胜负也很难预料。

项羽是一位大将军,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即使最后身边只剩28骑,他也一样杀出重围。可惜,他最后还认为他落败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这其实与他不会用人,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有很大的关系,许多辅佐刘邦的将士,原本都是项羽的手下,最后因为得不到重用,才反水到刘邦军中去的,如韩信。

杜牧这首诗其实有在说项羽的这个缺点,“江东子弟多才俊”,江东地区有的是人才,若西楚霸王能够任人唯贤,肯听取不同的意见,那他日东山再起,谁输谁赢就不一定了。

李清照也有一首《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时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亦要成为英雄。人们到今天还在思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李清照议论的角度又与杜牧不同了,这与他们各自所处社会环境不同有关,杜牧处于晚唐时期,国家日渐式微,他希望朝廷能唯才是用,因此诗中提到“男儿”、“才俊”;而李清照所处的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北宋灭亡,百姓被迫离开家园,而朝廷却不思进取,一味求和。李清照认为西楚霸王的英雄气概,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可贵,于是她盛赞项羽的这种精神,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最后还有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经历过战争的士兵们很疲惫,即使是将军也会感到悲哀,中原战败后,局势就很难挽回了。江东的才俊虽然都还在,但是,谁又肯和项羽一起卷土重来呢?

王安石这首诗是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写的,前面我们说了,在杜牧诗中,项羽是因为刚愎自用,不善用人,不听取别人意见,心胸不够宽广而导致失败的,到依然有希望卷土重来。而在王安石这里,却是认为不可能了。

王安石诗中认为垓下之战后,天下大势就无法挽回了,而此时“百战疲劳壮士哀”,也写出了项羽军中士兵的状态,战争让士兵都非常疲劳,一个“哀”字,告诉我们军中壮士不止是身体劳累,而且身心疲惫。天时、地利、人和,西楚霸王项羽可以说都失去了,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

最后,王安石假设项羽回到江东,但却已经失去了人心,百姓也早已受够了战争之苦,江东子弟是不会再为项羽而卷入战争的了,项羽是不可能再胜利的了。

王安石着力的点又和杜牧不同,杜牧从项羽的角度出发,指出他失败的原因。而王安石的眼光从个人转移到集体,士兵疲惫,壮士悲哀,项羽失去了人心,失去了天下,没人再愿意从头开始,打一场没把握的仗。王安石毕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忧国忧民,从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目光独特,见解也有独到之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