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写意人物画风是朱元璋推动的

画像,无非就是临摹嘛,为了不犯欺君之罪,那么实事求是好了——

还有——

再复杂点——

来点题跋——

朱元璋的长相,一直是个谜。

所以当谜底如此轻易被揭开,画家们就倒霉了。

当时被杀的画家,不乏在元朝获得大名者,如张羽、赵原等人。他们的画作仍有流传,但他们永远躺在了明太祖的刀下。

他们没明白一个道理,如实真实并非一根筋,其中包含辩证法。堂堂一国之君,以这等猥琐面目示人,国家颜面何存?国民尊严何在?

所以,只会实临,死路一条。

有人不想死,于是尝试着意临——

很亲民,很朴实,有点像李时珍。

可这个画家还是死了。

杀他的理由大致如下:

第一,画得像个采药的,还把皇帝当农民?

第二,帽子塌衣服皱,嘲笑我大明没钱?

第三,靠,你就不能忘掉鞋拔子这玩意吗?

为画像的事,朱元璋苦恼了好久。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既老实,又懂事,还会创作的画家——

一张画像,将皇帝的气质,大明的气度融于一体,这正是朱元璋想要的。

于是,这位画家,一直把这种创作风格延续了下来——

牺牲一个人的真实长相,保全了大明朝的尊严。

这是跳出临的陷阱,进入创的天地的结果,是创作者的胜利。

这位画家一心创作、顾全大局的理念,后来直接导致了ps技术的发扬光大。

从此以后,画家画像告别了如实真实的坏习惯,中国的写意人物画风,可以说是朱元璋推动的。

作为平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既影响了画家,还影响了书法家。

他没念过几天书,但他的书法,曾受到康有为等人的盛赞。

这是朱元璋的亲笔令,你看不出他学的哪门那派,但这字非常和谐,也非常接地气。

皇帝的手札都是公文,公文要让人一眼就看得懂。所以朱元璋的字随心所欲,不受束缚,总之让大家看明白就好了。

朱元璋的字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正文,而是签名。

那个朱的变体,像一根铁丝纠结缠绕,最后将两头高高翘起,这个姿态简直俗到家了,但也非常容易让人记住。

如果说唐明皇、宋徽宗的个性签名还带着些皇家的神秘优雅,那么朱元璋的签名则肆无忌惮地彰显着道士画符的民间痕迹。

唐明皇签名

宋徽宗签名

朱元璋签名

朱元璋还有一项创举,就是在李世民首创行书入碑之后,他首创了白话文入碑。这块碑的碑文就是今天的白话文,小学生读起来也毫无障碍。

这块白话文碑刻的就是朱元璋的圣旨,此碑现在山东曲阜孔府的门口,各位有空可以去看看。

书法史是由书家写成的,但一些有帝王身份的书家在其中颇多创举。这大概有他们自诩天之骄子,因此百无禁忌的原因。

相比朱元璋画像的故事,朱元璋书法对今天更有启示意义。那就是,书者一定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我写的是我自己,我要做我字的主人。没有这种信念和霸气,必然谨小慎微、与古为徒,常常除了写俗,就是写死。

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机会做皇帝,但纸和笔摆在眼前,就是给了你当“皇帝”的机会。可惜的是,当我们习惯了当跟班,就再也没信心当老大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