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有很多白银,为何现在却鲜少见到?赔款只是一方面原因

众所周知,白银是中国古代的流通货币之一。不过由于中国自产白银数量不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银都是辅助货币,市面上并不常见,寻常百姓还是拿铜钱来交易的。

真正使得白银大肆流通,那得到明朝。我们都知道,明朝经济发展迅猛,这主要得益于西方国家对世界探索的力度加大,跟亚洲产生了比较紧密的经济关系。

那时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瓷器等特产,十分受西方人欢迎,靠着出口这些产品,中国赚取了不少利润。按照中国的要求,西方人只能拿白银来作为结货款,这使得明朝国内白银数量激增。

在清朝前期,乾隆还没有下令闭关锁国之前,清朝依旧是处在贸易顺差的地位,吸纳了不少来自国外的白银,所以在明清两个时期,中国的白银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既然中国曾有数量庞大的白银,那为什么现在人们却鲜少见到白银呢?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古代平民能见到白银的机会本就不多,因为白银是贵重金属,所以国家管控很严格,大量的白银一直捏在统治者手中,成为了我们常听说的官银。

至于民间流通的白银,也大多被富商们垄断,他们将白银储藏起来,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妄动。所以普通人是见不到的。

其次,明清两代中国虽因贸易顺差吸纳了不少的白银,但是在晚清时期,由于西方人的侵略,大量白银外流。

这些流出去的白银,有的是通过贸易逆差落入西方人口袋的,也有的是因为战争赔款给出去的,一赔就是数亿两白银,数目之庞大令人心惊。虽说后来有些赔款并没有全赔完,但就拿些已经给出去的来算,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不仅国库里的白银消耗一空,民间的白银也流出去不少。

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除了替清朝继续赔偿列强,自己也拿白银来购买武器物资,外国人自然是不会认可政府发行的纸币,他们也只认真金白银,所以又有一大部分白银外流出去。

不管在任何时候,贵重金属都是全世界可以流通的货币,所以人人都想囤积。国民政府为了聚集资本,通过向国内发行各种纸币和债券的办法,将民间残余的白银都转换到了自己的兜里,只留给百姓一堆没用的废纸。国民党败逃台湾后,这些白银也随之被带走。

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动,中国国内的白银数量锐减。再加上时代不同了,工业领域对白银的需求量也在加大,有一部分白银被拿去做了贡献。至于剩下的一些,也多被制成了工艺品被土豪们收藏。

所以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十分稀少,实打实的银锭基本见不到了,唯剩那些银制饰品还算比较常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