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圆”,现代人已经搞不清的笔法,更别说书法美学!

赵孟頫《后赤壁赋》

包世臣批评后人草书“狂怪缭绕”时说:“《晋书》所谓杀字甚安,是专言结构。不力究此义,所以日趋狂怪缭绕而不可止也。”其实,包言矫枉只说对了一半,“杀字甚安”四字前言笔法后言字体,可谓是笔兼方圆的另一种表达。宋代以后,方圆完全沦为用笔,康有为所言“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是从“形学”对笔法总结。以方圆之形论书,常见古代书法批评之中。如:

方圆还代表了书法中和之美的范式。项穆在《书法雅言》曰:“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唐人评欧虞书:“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欧虞之间,以虞为优,就是因为其书能方圆刚柔,交相为用,而欧书方刚露棱,有失中和。真正的书法应是《书谱》所说的“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于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

虞世南《大唐故汝南公主墓志铭》

书法的方圆中也渗透着古代“天方地圆”的哲学。在古人看来,书法方圆,本乎天地自然。“篆贵圆,隶贵方,圆效天,方法地,圆有方之理,方有圆之象。”方中见圆,圆中见方,既是哲学之理,同时也是书法之理。因此,就字法而言,字有方圆,就笔法而言,笔亦分方圆。而就字法和笔法关系而言,字圆形方,形圆笔方。总之,圆者方之,方者圆之,反映了字法和笔法之间的体用关系,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哲学的具体体现。

笔法与字法是书法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二者相互包含又相互制约,其张力性联系,既是字形演进的书写动力,又是笔法产生的缘由。在笔法成为书法的母题、书艺以笔法为上的今天,“徒识方圆,而迷点画”的人一定不少。所以,我们发掘方圆二者之间的张力关系,对于当代书法向传统回归不无启示。

作者:彭芃(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篆籀专题】

01、《颜真卿《争座位帖》,篆籀神作!》

穿透的线条——解读颜真卿《争座位帖》

02、《苏东坡等名家临《争座位帖》,各有千秋》

《争座位帖》作为颜体行书代表作,对后学启示良多。

03、《赵孟頫笔下的树:如何以篆籀入画?》

赵孟頫画树的篆籀笔法圆熟,表现出古木苍老斑驳的效果。枯树的嫩条新梢,笔法快捷,用笔沉著。

04、《吴昌硕的大写意——篆籀笔法之美》

吴昌硕自云:“苦铁画气不画形”。他以篆籀之法入画,在随意中更具匠心。

05、《《石门铭》:隐藏在书法线条里的篆籀气息》

“篆籀气”向来被历代目光敏锐的书家、书论家所重视,成为他们品评书法作品高低、雅俗的一个重要标尺。

06、《米芾嗜古,为何独服“篆籀”?》

米芾尚古,他不仅爱篆籀、写篆籀、品篆籀,而且将篆籀书推上至高无上地位,人评其“篆宗史籀”。

07、《米芾为何提出一个“篆籀气”的标准?》

从现有的书法史料来看,米芾实为提出“篆籀气”第一人。用“书如篆籀”的眼光来审视草书等字体,在当时的确比较前卫。

08、《米芾“篆籀”笔法,怎么被“碑派”玩坏的?》

以追求金石的斑驳感为目标,这是对“古”完全抵牾的阐释。与米芾所欣赏的“篆籀气” 已是天壤之别。

09、《黄庭坚狂草名帖:“篆籀”笔法几人懂?》

在书法中,不俗便是要气息高古,在篆书中其寻到了想要的答案,就是在作品中融入浑穆高古的篆籀气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