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音乐河—山东篇(上)

我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也玩赏过水平如镜的湖泊,但让我感到震撼的却是生生不息的河流,因为它孕育着崇高的生命和古老的文明。

还记得那首古老的歌谣吗?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古老的淮河水从河南一路蜿蜒而来,起初不过是轻浅如线的一股细流,但它不停息地集聚着,流淌着,以博大的胸怀汇流纳川,最后将数百条河流拥入自己的怀抱。它是那么的奔流不息,又是那么的温柔婉约。它流淌过千年的文明,见证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就像是一部史书,等待我们去翻阅和品读,又像是一首古曲,等待我们去聆听和感受。

潺潺的淮河水静静地流淌在山东南部的大地上,这是一条岁月之河,追溯而上,来到春秋战国时期。一曲琴音在泰山经石峪旁的一座小凉亭里缓缓倾泻,抚琴的正是俞伯牙,之前他就弹奏过这首曲子,但从未有人听懂过。这次他依旧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琴音中,突然耳边传来一声询问:你是不是志在高山?伯牙心头略一停顿,指尖却在琴弦上游走得更快了,半晌,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段却是潺潺的流水啊。伯牙放下古琴说:我遇到知音了。而这个被伯牙称为知音的人便是钟子期。两人虽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结为契友。之后伯牙周游各处多年,再回泰山去找自己的知音时,钟子期已经去世,而伯牙也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是经过改编的《高山流水》。《高山流水3》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它本来只有一曲,到了唐朝的时候,分为两曲,不分段落;到宋朝时,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进一步表现了流水中的澎湃,使全曲形象生动,气势磅礴。

钟鼓将将,淮水汤汤,淮河水流经的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孔圣人。公元前841年前中国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他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在教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如今,孔子学院开遍了全球140个国家,共有512所,以及1073个孔子课堂。这个中国文化的标识已被世界各国人民广泛认知为平等、尊重、共享和发展,孔子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的战略中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孔子的思想不仅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还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并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景仰。而诗人庞德也曾经翻译过孔子的《论语》。他晚年居留罗马,记者采访他,看见房中最醒目的是两只手提箱和三本书:《诗章》、《论语》和罗宾逊版的《乔叟》。庞德说:只有音乐的形式才能包容所有的材料,我心目中孔子的宇宙,便是韵律与张力交互为用的宇宙。

孔孟之乡、礼乐之邦、清音乐府、琴萧丝竹正是浓。淮河之水,赋予了中华钟灵毓秀;孔子尽礼,赋予了中华儒雅清风。孔子的思想,经受住了历史长河的淘洗而长久弥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恒久的价值。

审核:崔敏

监制:王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