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单八将中前十名唯一得善终者,他是梁山最聪明的人!

在《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中的前三位大佬,宋江,卢俊义和吴用都是戏份十足的人物,而排名第四的公孙胜呢?总显得戏份有些少,入云龙公孙胜,一百单八将排名第四,按照道理应该是很厉害的人物才是啊,可以,为什么他却没多少戏份呢?

是啊,整部《水浒》,这公孙胜除了在生辰纲那里有点戏份外,其它的地方真让人记不住,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嘛,书里其实有解释:宋江上山之后,公孙胜以探母参师为名返回了家乡蓟州。

这个剧情有些怪异,公孙胜真的是仙风道骨,不问俗物吗?当然不是!要是这样,他当时还劫什么生辰纲啊!公孙胜在梁山即将迎来大发展(明眼人都知道,宋江的入伙会使得梁山势力上一个台阶)的时候退出,只有一个解释

:他知道梁山的未来他可能待不下去!

公孙胜是一百零八将中少数仙风道骨的人物,对世事摸得一清二楚,他十分清楚,宋江一入伙,梁山的权力重心势必会朝着宋江那边转移,晁盖会被架空;进而宋江的“招安”路线会占据梁山主流意见,而晁盖的“江湖”路线会被淡化。

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李逵,鲁智深等少数人外,大家都不反对“招安”,毕竟,谁也不希望顶着一个“贼”的名号过下去,公孙胜很可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知道,即使是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公孙胜本来的立场是偏谁呢?书里没有交代,不过我们可以猜到一二,公孙胜是跟着晁盖一起入伙的,对晁盖有感情,同时他很聪明,知道晁盖的“江湖”路线走不下去(这样迟早被剿灭);而宋江呢?公孙胜明白,梁山权力集中在宋江身上是无法逆转的趋势,他对此不反对,但对于宋江这个“传统知识分子气”很重的领袖,他也许并不完全信任,而对其“招安”路线呢?虽然知道只有“招安”这一条路可以走,但是却并不认为这条路有前景。

更糟糕的是,梁山这样下去,晁盖和宋江是有火并的危险的!如果晁盖没有再曾头市中箭,梁山这种“二元化”领导格局再进行下去,晁盖和宋江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微妙,而公孙胜呢?也许正是不忍心亲眼看到这种场景,才选择急流勇退。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公孙胜还真是整部《水浒》中最聪明的人,一百单八将中的前十位,公孙胜是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

但是,公孙胜并不是完全忘了梁山,他始终记得自己是梁山的一份子,打高唐州的时候梁山军失利,公孙胜又从蓟州回来助阵了;之后征讨辽国、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时,他也有出场,只是平定淮西后,公孙胜又走了,“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再无音讯。

果然,之后,征方腊成了梁山灾难的开始,而公孙胜,则得到罕见的善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