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创作出的古琴新琴曲比较少?

现在琴家们弹的琴曲大多是以前的人创作的,也就是古曲,但是却很少听到新创作出来的并且流传度能够很高的琴曲。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忽略,就是我们现在听到的古曲,也都是由那个年代的琴家创作出来的,很多人以为现在的人弹得古琴曲时从天而降的一般。也有很多人有一些疑惑,为什么现在创作新的琴曲的比较少了呢?是不是现在的古琴只能够弹前人创作的琴曲了呢?

其实创作琴曲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我们都知道音乐也是一种语言,要能够创作一首传世的乐曲,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很深的理解。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懂点和弦,懂点基础的乐理知识的人,也能够先写出很多朗朗上口的歌曲啊。就比如现在很多社交软件上的网红一样,或许他们本身的音乐知识并不是很高,但是创作出来的歌曲也同样能够成为传唱度很高的歌曲。这里需要了解传唱度高和经久不衰并不一样,现在很多网络上面流行起来的歌曲可能也就那么几天,多的可能会达到几个月,有可能今天你听到的是这首乐曲,明天流行的就又是另外一首了,但是真正能够经久不衰的却没有多少。

洛水琴客所理解的琴曲创作,可能跟写作很像,要想写出脍炙人口,能够有很大影响力的文章,比如国内“茅盾奖”的那些获奖作品,就要先对文字有很高的领悟,能够做到心中想什么,落笔之间就能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且能够打动读者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古琴曲创作或许要比文学创作更难一点,因为古琴是一件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乐器,他的音乐语言跟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创作出经典的古琴曲,不仅仅要对乐理知识有很深的理解,还要懂得古琴的音乐语言,更重要的是还要了解中国传统的文人文化。现代创作的琴曲虽然不多,但是也有,流传度也并不是特别高。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很多琴家在评价这些新创作的琴曲的时候,都说琴曲并没有传统琴曲中的那种中国的文化的意境。而且现在音乐学院中的古琴教学,基础便是按照西方的教学方式,作曲,乐理等都是西方的套路。我们在听中国传统的古琴曲的时候,很难分辨出那里是开始部分,哪里是高潮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音乐语言。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歌曲或者说乐曲创作都是很标准的三段式,开始,高潮,结尾,三部分结束,整个乐曲也结束了。受西方乐理影响的现代琴家,在创作古琴曲的时候,很自然的就将西方的套路带入到琴曲的创作中,因此现在创作出来的琴曲,听起来没有古曲那种意境在里面,现代琴家创作的琴曲诸如龚一先生的《春风》,李祥霆先生的《风雪筑路》《三峡船歌》等琴曲,虽然技法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细听之下,跟古曲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古曲中有很多地方会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现代的乐曲则很少,你能很容易的把握住一首乐曲的旋律,或者说听一遍就能记住大概,能知道到那一块该结束,到那一块是乐曲的高潮,但是古琴曲并不会,很多琴曲或许你需要听很多遍才能简单的知道它的基本旋律,但是很难完全把握,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现代新创作琴曲的缺乏,关键可能还在于今天人们对古琴的认知还不够深,对传统古琴技法,语言的掌握不到家,一种语言掌握的不是很透彻的时候,就很难让他变成运用自如的东西。当然可能还跟之前的一些时代有关,特定的时代是的古琴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差点断代,现在的琴家掌握的东西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将古琴语言运用自如的地步,对于很多东西可能还正在忙着“抢救”历史文化遗存, 忙着补课。

但是现在身处在一个好的时代,一个信息大爆发的时代,古琴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冷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古琴,不论弹琴的技艺如何,对古琴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人们都开始享受古琴这件乐器在忙碌的工作中带来的一份安宁,享受这份精神宝藏,不断升华自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古琴的学术研究之上,学术成果不断地积累传统文化和他本身所蕴含的价值也不断的被重新认识。相信当研究古琴的人越来越多,古琴语言的神秘面纱也将慢慢揭开,新的符合古琴音乐审美的琴曲也会不断的绽放出来,古琴在这个新的时代,将以他独有的音乐魅力,感染者所有开始接触它的人,并向世界传达不朽的中国精神。

我是洛水琴客,一个专业的古琴文化传播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