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手机此时的套餐完全可以满足5G使用

目前5G的热度和北京天气的热度一同而来,燥热的天气,在燥热的地铁中听到有人说,5G的流量肯定会降价吧,不然我的话费一分钟就没了。

城市网络

并不是路人甲所说的那样,并没有那么恐怖。5G发展也是需要时间的,全国布设基站并不是把基站放在那就能用的,整个程序负责的很。先简单讲一下架设一个基站的过程,读者理解起来会更清晰一些。

以北京为例,移动建设一个基站流程

1、 移动公司首先会陪人到现场考察,考察一下当地的业务流量大小,然后选择基站的类型。当然不同的基站类型,数据流量大小是不同的,因为移动建设也是需要考虑成本的,比如现场用户很多,那就考虑建一个宏站(类型还有小基站/微站等)。

2、 移动的一个部门移动设计院,会到现场勘测,选择最佳的建站地点。

3、设计院根据周围已建设基站和现场环境规划出当前基站的地点,挂高,天线朝向等。

4、移动公司联系铁塔公司,告诉铁塔公司:兄弟,前方有需要,请求支援啊。(移动和铁塔公司合作方式有很多)

铁塔公司


5、铁塔公司和移动公司谈好后,铁塔公司在移动规划的地方立起来一个几十米的高塔(建塔也很麻烦的,还涉及的占地,可能涉及到农民土地利益,所以周期很长)。

6、铁塔公司千辛万苦建塔过程中,移动公司就要开始布线,铺下地下光缆,计划把这个基站通过光缆接到“地球村”网络中。

基站

7、铁塔建设好了,光缆铺好了。然后开始根据预先规划好的方式,塔工开始上塔安装基站,调试设备,调整天线等一线工作。

施工现场

8、基站安装完成后,移动内部系统审核,确认这个基站位置和质量建设的没问题,随后验收。

施工现场

9、网优工程师出场,到现场测试此基站的性能(判断网络质量)。涉及到路测、语音测试、数据业务测试。整个流程可以叫为“DT”。

基站全景图

10、DT没问题后,这台基站的数据提交到移动北京分公司,北京分公司确认没问题后,正式入网开站。

以上只是简单地描述一个开站流程。为保证网络质量,整个流程错综复杂,所以全国大面积开通5G还是需要时间。

5G初期建设,是建立在4G基础上(5G与4G搭配可见之前文章)。5G建设共有7种方式(Option 1-Option 7),其中移动的主流方案主要使用Option 2;大家私下可以了解一下。

5G时代开启后,你的流量够用吗?

提前告诉你,肯定够用。大家只是考虑到了5G速度快,所以会认为流量不够用。这样考虑是不全面的。

首先不考虑运营商给我们用户降费,以现在常见的移动套餐来说。本人的套餐是158元每月20G流量不限量。北漂的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刷头条视频或者看看体育直播。这样每个月流量只用10G左右。那到了5G时代后,同样使用场景流量会不会更多呢?

流量当然不会更多。

给大家举个栗子:

当你用4G看一个高清电影,你会用1G流量,使用的1G流量和使用时的流量速度没任何关系,在线看一部电影的流量大小取决于电影的资源大小,和速度并没有关系。等同于:距离(一部电影)=速度*时间;距离(一部电影大小)是固定的,速度提升了,时间减少了嘛。


所以,你用5G看一部电影和用4G看一部电影,使用流量的数量是一样的,只是4G可能会卡顿,而5G不会卡顿而已。这就和100斤棉花和100斤钢铁哪个重的比喻是一样的。

是不是不再担心5G流量的问题了,反而更期待5G到来?

而且将来的5G并不像4G似的,4G大部分基站为百姓提供服务。而5G在满足普通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为无人驾驶以及物联网提供基础。

5G网络根据不同的用户制定了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的技术手段。

概念图


个人认为5G将是一次信息时代的改革,期待5G时代到来,又会有哪些新兴事业颠覆我们的世界观,期待,期待。


概念图


持续关注更多科技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