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干货满满

6月11日,2019新时代创新教育实践研训活动暨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国际竹藤大厦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北京教育学院和北京市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承办,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协办。汇聚来自北京市及全国十多个省市的行政领导、教育专家、一线校长、教师和企业界人士,近300人参加了研训活动。

会议现场

会议于11日上午9点准时开始,首先登台的是教育机器人小智,小智用幽默拟人的语言与参会人员互动,并邀请会议主持人登场,由此拉开活动的帷幕。上午的活动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助理仲玉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肖海明主持,下午的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于晓雅和肖海明秘书长主持。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党委书记兼社长李开发在大会致辞中表示,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与迭代,人工智能逐渐走向科技革命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引擎。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关注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进校园,真正的让人工智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要把人工智能知识普及作为前提和基础,及时将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变化提炼概括为新的话语体系,让人工智能新知识进学科、进课程、进课堂。有了普及,就有了丰厚的土壤,就有可能长出参天大树。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党委书记兼社长李开发

现场访谈 不同领域专家的思维碰撞

现场访谈环节掀起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高潮。访谈嘉宾包括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党委副书记兼总编辑张淑芳,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副主任龙正武,前IBM大中华区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首席解决方案专家、思源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根柱博士和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姜源。嘉宾们就在北京全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将有哪些重要工作、人工智能教育对现在的教育体系将带来哪些改变等问题各抒己见。

现场访谈环节

北京教育学院在人工智能教学实验中已经领先一步,“我们重视对教师开展培训和发挥专家引领作用”,钟院长在谈及学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时这样说。北京教育学院对教师开展培训,并邀请专家介绍人工智能的前沿知识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同时,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在特级教师引领下,目前已经有40多位教师在11所学校实验和实践,边实验边研究,研究的问题有6个方面,人工智能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工智能课程适用的场地、方法以及效果和评价等。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申报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教学教研与课题研究并行,调研学校和教师需求,搭建共同发展和成长的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美术特色学校,姜源校长谈到人工智能与本校特色教育发展时说,技术与教育密不可分,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与本校特色融合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点工作。姜校长强调说,教师的情感和创新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教师对人工智能认知和开发要比学生多走一步,让学生认识人工智能、并对之产生学习兴趣,更期望学生以后能够从事人工智能研究。

人工智能课程如何与现有课程相结合,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和教材,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龙正武副主任强调,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材编写的专业部门,希望能把高深的知识编辑成能让一线教师应用的教材,让教师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帮助教师解决算法思维在一线落地的难题。

李根柱博士认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是技术与教育交叉融合的领域,有技术难度、有复杂的程序,如何与中小学教育融合难度很大,且重在教师。开发人工智能课程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面向创新思维培养,人工智能不应只是技术教育;二是实现路径是把人工智能的过程可视化,比如人脸识别不止是对结果的应用,是将过程展现给学生;三是不能脱离生活,要与现有资源融合,应用需要生活化、场景化和案例化。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总编辑张淑芳在访谈中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的最后提到的就是舆论引导,要充分运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让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及时做好舆论引导,更好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舆论和法律等挑战。张总编强调,作为专业媒体,做好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我们要做好三个身份:做忠实专业的传播者,研究新进展新理念,忠实、专业地解读,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做客观理性的观察者,不同的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视角不同,或者有些误差,我们要冷静观察,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供正能量;做坚定积极的推动者,推动在教育中的深刻应用,我们要做全媒体,用不同的媒体手段,创新方式传播人工智能,为公众搭建平台和桥梁。

专家大格局 内容浸心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贾积有教授以“教育与人工智能”为主题,带来了人工智能最新的研究进展,从理论层面对教育、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关系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并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人工智能在哪些方面可以替代人类的自然智能。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贾积有教授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大学秦建军副教授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该教什么”的主题报告中,提出思维培养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是探索“有限技术”下的“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教育水平主要依赖于教学者及方案,而不是技术;人工智能教育的内容需要从受教者的视角专门的设计。秦教授认为,除了国家投入和各界支持外,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能否可持续取决于:人、理念和内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是普及化的根本;最优秀的几批人、几批教材、实验校做得怎么样,这是理念的引领;三五年内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内容能否充分迭代、优化,非常重要。

中国建筑大学秦建军副教授

发挥特色 因实践而成功

人工智能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随着这些学科的自身发展,人工智能的知识也变得多样化和新颖化。将人工智能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必然离不开教学实践的探索。活动安排了8个实践案例,希望与会者能从丰富多彩的实践案例中寻找到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管杰校长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情况。面向未来,学校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案例管理向数据管理、问题管理和趋势管理发展。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管杰校长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姜源校长介绍了学校美术特色教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他认为,人工智能取代不了教师,世界在发展,人工智能可以减轻人的低级的重复性脑力劳动,但取代不了人的情感、设计、创新、创造,他希望人工智能和现有课程深度融合,促进各个学科教学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姜源

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陈民仙校长介绍了学校努力打造全人教育的探索,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展示学校人工智能校本化课程构想和实践。她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责任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创设智能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FUN WITH CODING等课程中体验编程的乐趣。

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陈民仙校长

人大附中袁中果主任从政策、师资、内容、生态等方面介绍了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课程开展情况,他强调,优质人工智能课程平台、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对培养未来人工智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人大附中袁中果主任

北京十一学校聂璐老师为与会者带来了自己在“人工智能与APP开发”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学生需求出发,课程不断发生演变。从游戏化学习,到APP开发,再到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借助国内开放平台资源,设计和引领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北京十一学校聂璐老师

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李婷老师以“图像识别”一课为例,介绍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

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李婷老师

北京市第171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徐欣彦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起始课”“黑白画手”等实践案例,讲述了课程活动设计细节与思考。案例鲜活,娓娓道来,深深吸引了与会者。

北京市第171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徐欣彦老师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崔深根主任从以点带面开展人工智能社团说起,介绍了学校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学校主要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让人工智能原理可视化;使用机器人为学习工具,以学促教。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崔深根主任

技术协同教育砥砺前行

活动的最后,专家、校长、一线教师及企业代表以沙龙形式共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实践中存在的困难。沙龙的嘉宾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樊磊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研究特级教师工作室”负责人于晓雅,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郭艳玫,北京市朝阳区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组负责人刘阳,北京市东城区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组负责人张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崔深根。嘉宾就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对老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当前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存在的困难和解决途径等问题展开讨论。

樊磊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存在同质化问题,学校应该把精力放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特色路径上,不要都去编教材。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标组正在研制新课标,预计明年4月份推出。

技术沙龙环节

创新教育实践研训活动是中小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的品牌活动之一,而今天的活动是本年度举办的第二次活动。我们一直秉承杂志的办刊宗旨,做教育信息化的好参谋、教育技术应用的好助手,搭建创新教育的平台,为技术助力课堂添砖加瓦。未来,我们继续坚定信念,立足北京,辐射全国,传播创新教育先进理念,推动基础教育领域创新教育实践,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助力。

有你想看的精彩

抓住5个信息技术应用点 提升你的阅读体验

AI专题 | 横向跨学科、纵向分层次,人大附中的人工智能课程是这样设计的……

AI专题 | 探寻人工智能教育的“冰山之下”

杨晓哲:我担心的不是人工智能抢走工作,而是学习力赶不上技术更替

斯坦福蒋里博士谈未来教育: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能力有什么区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