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数据泄密,数据安全路在何方?

近年来,企业用户数据大规模泄露事件频繁发生,数据安全的问题再度成为企业以及用户头顶上悬着的一把利刃,不知何时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此各国政府针对数据泄露事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01

2018年5月25日,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法案》(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以下简称“GDPR”)正式生效,号称“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法案”,其对个人数据保护范围之广、实施标准之高、监管惩罚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该法案采用“长臂管辖”,凡涉及处理欧盟个人数据的行为,都可被管辖。

2019年5月28日零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致使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保障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02

北京时间2019年2月15日,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张虹蕾报道:东方网力旗下子公司深网视界(SenseNets)发生大规模数据库泄露事件。该公司所掌握的数百万人的跟踪数据,其中包含超过256万人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发行日期、性别、国家、住址、生日、照片、人脸识别图像以及24小时内GPS定位数据,大约有668万条记录。

深网视界(SenseNets)表示,该公司工作人员对数据库泄露事件表示不知情,称正在调查中不方便对外透露。

03

早在2018年3月, Facebook首次曝出史上最大数据泄露事件。一家名为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分析公司,被爆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窃取了高达50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

同年9月,Facebook又因安全系统漏洞而遭受黑客攻击导致3000万用户信息泄露,当中敏感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搜索记录、登陆位置等。

04

据搜狐科技报道:无论是电商巨头还是科技独角兽,都曾陷入到数据泄漏的风波之中:

2017年,京东员工与黑客互相勾结,为黑客入攻网站提供重要信息,泄漏的信息包括物流信息,交易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等等。

2017年,小红书有50名用户接到加客服电话后上当受骗,受骗总金额达88万元人民币。

2018年4月,百度外卖等多家外卖平台的用户信息发生泄漏,有商家专门出售客户信息,每条售价不到0.1元。

一系列知名或不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发生的网络用户信息数据泄露表明,无论哪个行业,企业、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都涉及到一些敏感数据比如(千万的用户隐私信息)。倘若这些信息如果未得到有效保护,将影响数以亿计的平民百姓的利益,并且,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数据安全法》的目的应当在于为数据的利用提供可靠的环境,而非一味追求安全。所以,在保护数据安全时,有必要平衡多方的利益,其中至少包括个人信息保护之于个人的利益、数据利用之于数据行业的利益、国家安全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数据往往被誉为数字时代的石油,但实际上数据更像是新时代的炸药,具有巨大威力的同时也具有极高的风险,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利用,其根本目的还是有效利用。

图片来源:网络

综合编辑:蓝灯数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