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这些鸡肋的“智能产品”:人傻钱多的人,才会买回家

有人打着智能的幌子,去给产品“润色”,本身成本不高的一个东西,但是加上了“智能化”这么高逼格的东西,价格可能就瞬间翻倍了。

殊不知,这些产品看上去挺好的,用起来,却并没有它们所描述的卖点那样好用。

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来盘点一些,平日里你所用到的一些“智能产品”,真的是有些鸡肋。

智能皮带

智能皮带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是:给你的手机充电…

当你发现手机没电时,你可以将手机数据线插入皮带扣上的USB接口并重新充电。

设计师的大脑回路可能是你忘了带一个充电宝,但你不能不系皮带;并且一个更脑残的设计就是皮带扣的电池容量太小了,根本充不满一台手机。

为了不引起人群围观导致尴尬,所以请偷偷使用。

智能叉子

这个产品主要检测你吃完饭一共花了多长时间,以及通过内置传感器检测你一共咀嚼了多少次。

设计师发明它可能是为了让人们慢慢咀嚼,因为如果你吃得太快,叉子就会振动和闪烁。

这种只能产品,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毫无用处,因为我们用筷子吃饭。

如果你把它给一个成年人,他根本就不会使用;一方面是没有时间去搞这些虚的,另一方面是,他们或许会觉得没必要。

这项小发明似乎只适合儿童。

智能筷子

嗯,这回是智能筷子,满足了一部分使用不惯刀叉的用户。

这双筷子可以测试食物质量、饮料和水的酸碱值,还可以分析水果的甜味。

只不过,虽然筷子,但由于其传感器的特殊位置,我保证你不能吃火锅或是热的食物。

因此,在吃这两种食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别被烫化了的筷子“吃坏了身体”。

智能雨伞

这个雨伞有一个额外的LED灯。

天气预报下雨时,它就会闪烁,提醒你把它取出来。

但是对于“视而不见”的我们来说,这是没有用的。

它的另一个功能是,当下雨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相应的移动应用程序点亮它,让其他人知道你的伞是共享的,你可以与你共享一把伞,然后发展良好的关系?

想想看,它最大的用途可能是装X吧。

雨伞的最大功能,就是挡雨,或者你发展一个新型的晴雨伞;而不是说,你给它加了一个智能的幌子,卖了高价钱。

在屋里打着这么智能的雨伞,恐怕别人只会说你:神经病啊

共享马扎

对的,你没有听错,就是共享马扎,也可以叫做共享小板凳。

共享的马扎前一段时间出现在北京的街道上。

从项目开始实施,再到丢失一半,这中间还不到一星期。

这是因为它没有上锁,行人可以随意移动。

马扎表面有一个二维代码,这似乎是可以扫我也可以忽视的提醒。

实际上,连定金都不需要付,丢失也注定是它的天命了。

这种伪共享经济的产物真的很让人无比难堪。

写在最后:

尽管近年来智能硬件已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势头,但并不意味着产品和功能的任何组合都是成功的智能化。

大量的设计师和制造商仍然忽视了产品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益,盲目推出不切实际的“花瓶”产品。

这样的产品根本不会让生活更智能,反而会让使用者显得更加“智障”。

版权声明:文字图片来源网络,文字原创,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