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如何带领Facebook触底反弹?

01 Facebook始于扎克伯格,但远不止此

说起Facebook,必须提到它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生于1984年,属于千禧一代初期的孩子,他在上层中产阶级居住的郊区长大。十几岁时,就成为首先拥有电脑并可访问互联网的那批人中的一员,那时,爸爸刚教会他几本的编程知识,他编了一个简单的聊天程序,并将它称为扎克网(ZuckNet),并通过这个程序将自己家的六口人与爸爸牙医诊所的病人连在了一起。

Facebook

这个事件让扎克伯格理解了数字连接的力量和潜力,虽然跟我们所有人一样,他也使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但他早起就意识到了还没有互联网工具能把人连接在一起。扎克伯格作为一个领导者和Facebook作为一家公司的起源就在于这个领悟。

Facebook起源于哈佛大学的一节罗马艺术史课程,扎克伯格在哈佛读书期间,建了一个网站,在网站上发布了500张与罗马艺术史有关的图片,与班上的其他学生分享,大家一起凑笔记,准备期末考试。几个月后,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开始在用Facebook了,在征服哈佛校园后,紧跟着进军美国其他的大学,然后是高中学生,继而是所有美国人,脸书接着扩展至几十个国家,最终超过了100个国家。

这一段连接无数人的旅程始于在自己家的房子里先连接上的那6个人。从那时起,扎克伯格根本就未曾停止脚步。回望过去,毫不夸张地说,一直努力"让世界更开放和更互联"的扎克伯格今年才35岁,可他已经为此忙活20多年了。然而,就像你看到的所有《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时想的那样,看着扎克伯格,你只想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超过他。学会扎克伯格所做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愿景和直觉是难以被教出来的。

不过他做事的方式我们是可以学的。扎克伯格全身心地、始终如一地、实事求是地致力于Facebook的使命。他决心推动变革,而不是证明自己正确,其他人不正确。要做到这一点,你不能只是看到某个宏伟的目标,你要无所畏惧地、不受影响地不断奔向那个目标。

虽然扎克伯格跟其他人一样对自己的使命充满热情,但他不是传教士,而是实干家。在公司内部和公开场合,他更愿意示范,而不是讲给别人听。为了成长为一位行业政治活动家,他已经改变了很多,从穿着睡衣跟风险资本家开会的十几岁少年,到在联合国会议上就全球网络互联互通发表演讲,并尽地主之谊地招待印度总理。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

正当我们以为被用来形容史蒂夫·乔布斯的著名的现实扭曲立场会成为未来所有变革者的衡量标准时,扎克伯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普通人看来可能略显笨拙,但效力丝毫不输乔布斯。扎克伯格通过"做"把自己推崇的东西传递给其他人,而不是那样一味地"讲"。

02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在电影《社交网络》里,讲述了脸书曲折的创业史以及官司纠纷。我对这些都并不惊讶。最最让我惊讶的,还是扎克伯格这个人。电影讲了扎克伯格在做FaceMash这个网站具体的活动时间节点。

电影《社交网络》海报

扎克伯格那一天晚上8:13回到宿舍。晚上10:17开始动手做FaceMash。凌晨2:08同学回来提供了算法公式。该产品上线之后,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凌晨4点,网站的流量异常,弄垮了哈佛的校园网,惊动了校方的管理人员。也就是说,他只花了6个小时,便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开发、上线... ...这可能是一个小型创业团队两天的日常工作量。另外,同在哈佛就读的Winklevoss兄弟与扎克伯格是死对头,他俩总说扎克剽窃了他们的创意,才有了之后的Facebook。

促成小扎与Winklevoss兄弟日后的巨大差距的,也正是二者的执行力和行动力的差距。

Facebook这个产品深深打上了创始人身上"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烙印。对于工程师,公司特别提倡产品应该迅速发布,再进行检测,对于每次产品的发布不追求极致,应该不断地发布以达到目标。眼下所处在的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工程师不要试图追求一次就让你的产品达到极致。互联网产品不同于硬件,可以不断更新迭代,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允许互联网公司可以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达到极致。当然由于客户的口味、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在这种商业环境中,没有最终的、稳定的极致状态。只有不断地进行符合用户需求的改变,才是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的法宝。

03 黑客之道是Facebook的核心理念

"黑客之道"(不断学习和再创造)成为Facebook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扎克伯格始终不遗余力地强化这一点。比尔·盖茨是扎克伯格少年时的偶像,所以他在哈佛校园的一系列创新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他在Facebook迅速成长后仍一直坚持黑客精神,将之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今,黑客在硅谷仍被视为善于创新的英雄,而不是破坏者。

黑客

2012年公司上市前夕,扎克伯格的公开信中阐述了"黑客之道":

黑客文化是一种持续改进和演变创新的做事方法。黑客们认为,优化无止境,产品无完美。

他们迅速发布小规模更新,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而不是试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他们希望通过长久努力打造出最佳服务。

"黑客"还意味着极度开放和精英为王。黑客们认为,最优秀的创意和其实现始终掌握一切——而不是由最善于鼓吹创意或者权力最大的人掌握一切。

扎克伯格是这么表述的,Facebook也是这么做的。公司对于"黑客之道"的坚持早已不限于创新方式,而是已经延伸到组织方式,工程师的管理方式和培训方式等。Facebook的工程师都建立了迅速评估每个项目可行与否的一套标准操作流程,每个新项目和新想法都可以用这个流程进行检验,效果好投入使用并且优化,效果不好及时止损。可以说,在Facebook,"黑客之道"无处不在。

总结

2018年对于Facebook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有第三方软件测出Facebook面临"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Facebook面临史上最大的危机。同年4月,扎克伯格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对于用户数据和隐私问题,扎克伯尔也回答了疑问,完美的公关使Facebook度过难关。

上个月,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进军数字货币,Facebook效应迅速传开,一时间天价拍下巴菲特午餐的孙宇晨、搜狐CEO王小川、高盛CEO所罗门等展开激烈讨论。区块链被认为是扎克伯格勇于颠覆自我、持续拓展商业边界的又一典型举动。凭借着扎克伯格身上的实干家、完成比完美更重要、黑客文化,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扎克伯格能够让Facebook变更好,能够带领Facebook触底反弹。

《回归商业常识》

基本信息

主书名:回归商业常识

副书名:Facebook的十大挑战和应对

作者:[美] 麦克·霍夫林格

译者:黄延峰

定价:68.00元

开本:32开(147*210)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装帧:精装

ISBN:978-7-5217-0224-8

页数:316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