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公司之讯飞VS歌尔:谁是人工智能巨星

新浪财经讯“科创”是当前中国经济最热的主题,而相较于尚处创业期的科创板企业,A股上市公司是中国最优质的企业群的代表,它们有着更高的确定性、更稳定的现金流和更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撑起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它们对创新的投入,也是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鉴于此,新浪财经启动中国“科”公司评选,力求筛选出中国最具科创实力的上市公司。

在人工智能领域,歌尔股份与科大讯飞都是不容忽视的明星选手,无论是在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以及研发投入上都时常被相互比较。

科大讯飞在语音技术领域是全球领军者,更深度布局AI全产业链。据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在目前的国内语音识别市场上,科大讯飞研发的语音合成产品的市场份额达70%以上,在电信、金融、电力、社保等主流行业的份额达到80%以上,开发伙伴超过10000家,以讯飞为核心的中文语音产业链已初具规模。科大讯飞不仅有着深厚的智能语音技术实力,其布局已经覆盖了整个AI产业链。

歌尔股份以声学起家,通过多元化布局拉动业绩高速增长,是全球第二大声学器件供应商。2014年,其宣布收购丹麦知名音响企业——丹拿,进入智能穿戴设备领域,近几年,其又相继切入机器人制造领域、VR领域。申请专利10,000+,在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受话器、蓝牙耳机、线控耳机、中高端虚拟现实设备(VR)、智能手表&手环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全球领先的综合竞争力。

截至2018年末,歌尔股份全年营收237.51亿元,净利润8.68亿元;科大讯飞全年营收79.17亿元,净利润5.42亿元。在业绩蒸蒸日上时,两家企业都没有忘记居安思危,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科技含量逐年上升,均致力于打造高科技含量的全产业链条。

从研发投入上来看,歌尔股份和科大讯飞差距不大,歌尔股份以18.92亿元的研发支出领先,科大讯飞的投入为17.73亿元。

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来看,科大讯飞虽研发支出稍低,但研发支出总额占营收比例却高达22.39%,歌尔股份则占比7.97%。

从员工教育结构方面看,歌尔股份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为11,892,科大讯飞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为9,766。其中,歌尔股份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总员工人数的24.44%,而科大讯飞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则高达89.03%。因此,歌尔股份虽在员工数量上比科大讯飞员工数量多,但在员工教育结构上却远不如科大讯飞。

在研发人员数量上,歌尔股份以8,816位研发人员数量零星,科大讯飞则有6,902位研发人员。

在研发人员占比上,科大讯飞的研发人员数量虽少,研发人员占比约为62.92%,远超同业水平。歌尔股份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8.12%。

此外,衡量一个企业的科技含量,技术专利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指标。

据年报显示,歌尔股份2018年共申请专利3,725项,其中发明专利2,00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14项。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5,660项(其中国外专利累计申请量1,838项),发明专利申请量6,818项;公司累计授权量8,253项,发明专利授权量1,476项。

科大讯飞年报显示,近三年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已发布国家标准9项,国际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有效专利1,000余件。

仅从数量上来看,歌尔股份累计数量其申请专利数量优于科大讯飞。

来源: 新浪财经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