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整改的大难题:有时候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距离滴滴安全事件已经10个月了!300天的时间,滴滴做了哪些改变?

7月2日,滴滴在北京总部首次举办媒体开放日。开放日上,滴滴首次对外公布了滴滴网约车安全管理体系全景图,也让安全团队首次站台亮相。

有一些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录音功能已经覆盖全部订单,车载摄像头全国也已安装了40多万辆车,覆盖了20%的订单,年底将覆盖50%以上。比如,若警方需取证,只需线上提供相应证件和材料,10分钟内便可获取响应等级的信息。再比如,滴滴出行线下应急响应团队约从80人扩大到200人,从16个城市扩大到32个城市,从 7*12小时到7*24小时响应安全事件等等。此一类的改变,暂时不做一一列举。

或许你已看出,上述改变大多在技术层面,人员配备成员等等。从硬件等客观条件上来下手,其实是可以明显看到进步的。今年内,滴滴将总计砸入20亿元投入安全出行。可以预想,客观条件上必然还会升级。

但是,技术哪怕走到最高级的那一天,依然无法100%杜绝事故发生。在滴滴整改的背后,我们依然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困难存在,也正在被滴滴想尽办法克服。

深度接触后可知,至少存在两种情况,让杜绝事故的发生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此两方面,放在国内外任一交通平台上,都将是大难题。

其一,提供保护措施的技术手段失效,导致出现真空状态。比如,司机和乘客达成私下交易,或提前结束订单,所有技术手段也将因为脱离平台保护而失效。

其二,技术有效,但难以判断“异常”。

滴滴每天会出现大量“异常”用户。例如因“口头修改目的地”等正常原因造成的路线偏移,每天约20万单;因“乘客中途接人、晕车呕吐”等被误判为“异常停留”的订单,每日约有10万单。客服需要判断真异常还是假异常。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此外,滴滴客服每天面对近5000例冲突、失联、交通事故等安全投诉,80%属于虚惊,等于在100个投诉中快速筛选1-2个真实风险。对于客服来讲,干这行还需要会“破案”。滴滴不得不深度培训,同时扩大客服团队。客服每天进线100多万,机器处理掉一半,需要有1万多名人工客服处理剩下的几十万单。

用滴滴网约车公司副总裁、安全响应中心负责人赖春波的话来说,“客服40%的工作像警察,30%的工作像法官,30%的工作像居委会阿姨。”

大量“异常”背后的判断,无论是安全人员还是客服人员,每天面临的都是复杂多变的问题。对于滴滴来讲,有时候并非“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异常”的背后绝大多数时候又是正常的。未来,或许这一难题仍将是长期持续存在的大难题。滴滴所要做的,就是无限接近于杜绝事故发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