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罗梁军:两大核心原因导致物流金融难以被满足

6月27日,第六届在线供应链金融及供应链电子商务推进大会——数字化产融协同百企峰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而其中由招商银行主办、万联网作为支持单位的一场主题为“赋能、共融——物流场景视角下的运力金融服务与产融生态构建研讨”的圆桌论坛,更是广大物流企业、银行及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

G7副总裁兼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罗梁军受邀出席,与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中交兴路金融副总经理戴巍、金润保理总经理、金润二当家总经理徐赛花等物流金融大咖一起同台论剑,探讨物流金融领域的实践及创新。

物流装备智能化将是更新物流行业的核心变化

谈到基于G7的主业所做的物流金融业务,罗梁军表示:

目前中国省际干线货运车辆大概有500多万台,其中100多万台已经装载了G7的设备进行车队管理。对于一个物流企业来讲,管理车队除了效率和成本,最核心的还有安全,因为如果出一次事故,损失巨大。所以,从最核心的痛点来切入这个市场,G7通过物联网技术搭建了物流管理服务平台。

物流产业虽然非常大,但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经营活动来讲,结构还是比较清晰和简单的。它的核心收入是运费,它的成本有三大块,ETC、油以及人员及管理成本。G7正在快速布局车队经营全场景线上化,交易的流水在平台上不断累积。

除了推动物流行业的数字化、G7同时也在推动物流装备的智能化,自去年起我们从智能挂车出发进入这个市场后,和普洛斯、蔚蓝汽车合资成立了自动驾驶卡车公司赢彻科技。目前,赢彻科技L2-L3的自动驾驶卡车也已经成功落地,投放市场。在这个过程中,G7是希望能够真正加速行业的智能化,因为我们认为除了帮助物流行业数字化、线上化之外,这也是真正能革新物流市场的更核心的变化。

所以G7的金融服务是伴随着G7的主业联生的,大家可以看到围绕G7的生态,我们有流动资产线上化和以智能装备为代表的抵押类智能资产线上化,这两块对应的是大量的金融需求。G7的金融业务的角色定位是利用G7生态产生的大数据和场景作为物流企业和银行、金融机构的连接器,让物流金融更普惠。

两大核心原因导致物流金融难以被满足

谈到目前物流金融不能被满足的原因,罗梁军介绍:

金融的本质是解决风控的问题,在这里面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首先是由于数据的收集的难度,而导致的不能被满足。以往传统的物流企业管理中很多信息都是靠手写、纸质存档,没有线上数据。在金融场景下他们的消费是分散的,比如ETC、油、车险等。所以对于金融授信很难集中在一个场景下做定向授信,这对于资金去向难以判断,风险大。

第二点是通过线上化、数据化手段获取有效数据,经过我们的风控引擎还原真实经营情况分析后,企业确实存在很大风险,导致的不能被满足。

所以,G7所创造的价值,第一是通过智能安全设备和车队管理系统去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事故及经营过程所带来的风险;第二是通过数据加风控科技极大地还原了真实的经营状况,降低了信息不透明,从而降低了风险定价。这是G7金融服务将自己定位为物流金融连接器所创造的最大价值。

G7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战略签约共同推动物流金融普惠

据了解,在刚刚结束的G7伙伴大会上与罗梁军代表G7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G7将用物联网技术收集物流企业全业务流程数据,建立授信风控准入模型。未来,双方将共同努力,把物流企业的借款成本从现在的超过20%降低到10%以内,助力中小物流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方东海表示:希望更多的物流企业,都能聚集在G7的平台之上,一起把这个行业做得信息更透明、更直观。

G7为什么可以解决这个行业难题?这要归结于G7的物联网技术平台。G7平台上海量、真实、精准的运输数据,还原企业每一个运单信息,勾勒出精准的企业经营轨迹和经营场景,将企业收入与支出的数据透明化,从交易信用的角度,不断挖掘物联网+金融的无限可能。

目前,G7金融服务已服务超过10000家物流企业客户,累积撮合授信规模超过40亿,累积ETC交易规模超过200亿,并在2019年下半年还将获得更大的突破,逐步走向物流金融行业头部梯队。

来源: 中国财经时报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