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让公司“更聪明”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揭晓了2019年“50家聪明的公司”(TR50)榜单。据了解,该榜单意在寻找一批足以改变未来的“聪明公司”。中国在人口、市场规模、商业活动能量上,都在亚洲乃至全球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因而,今年的榜单以“中国支点”为概念。其主编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科研创新重心之一。华为、阿里云、腾讯、美团、科大讯飞、新松机器人等公司入选了本次榜单。

更多中国科技公司被评为“聪明公司”,反映出我国经济中的科技含量正逐步提升。细观上述公司,之所以被视作“聪明”,皆因为它们的技术水平强,具有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例如,中国机器人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的入选原因是,其支撑元件采用高强度新型材料钢,保证机器人能承载9m/s的持续风实验;而科大讯飞的入选,因其在语音识别领域具有领先地位,中英文识别率超过95%。

实际上,学界、商界已经有不少声音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譬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如今面临的一个巨大结构转型,就是从产业经济走向服务业。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低20%。所以,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当前结构转型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在一个由市场、企业主导的现代经济结构中,经济能否走向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关键要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能否贡献更多创新力量,能否变得“更聪明”。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都需要提高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是企业变“聪明”的要诀,也是结构转型的难点。需要看到,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经济体尚存在差距。可以说,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一国经济发展成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那么,如何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我们的市场主体“更聪明”?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也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新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归根结底,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和创新竞争都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推动,而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从低生产率产业进入高生产率产业,可以提高整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企业竞争带来的进入、退出、生存、消亡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颇有贡献;创新竞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在改革过程中,政策层反复发出呼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需要政府与市场协调好彼此的关系。

有所为,有所不为。蔡昉认为,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政府“有形之手”所不能替代的职责,是构建以鼓励创新为导向的市场激励机制,要改善营商环境,消除在经营许可和要素获得方面的所有制和规模歧视,打破行业垄断和进入壁垒。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使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领域向高生产率领域转移;通过加大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投入优化人力资本,进而推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应的,“无形之手”要充分显效,就要放手让企业在一个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允许自由进入退出的公平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摸爬滚打”,这样企业才可能变得“更聪明”,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才会走得更顺畅。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