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区少建几座桥又何妨?同样是烧钱,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边远山区少建几座桥又何妨?同样是烧钱,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也许有人还记得贝尔实验室,就是那个上个世纪每年花掉几十亿美元的贝尔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里曾经诞生了一个科学家叫香农,香农定理是现代通信理论的基础。贝尔实验室里出走了一个科学家叫肖克利,肖克利培养了8个人,俗称仙童八叛逆,是美国硅谷集成电路产业的奠基人。

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还培养了图灵奖获得者、UNIX的创始人之一汤普森、以及谷歌CEO施密特,后者成功运营了谷歌十几年。没有贝尔实验室,就没有美国今天的科技霸权。我们有着庞大的财政资金,这些钱去边远山区修一些桥和路,能够充分使用闲置的水泥钢铁产能,养起一些包工头和农民工。

但如果有可能的话,少修几座桥,多建几座贝尔实验室,也许资金的使用效率会更好。财政的钱应该用来养民工,还是应该用来养科学家,这是一个关乎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有些边远山区的山民,不一定非得守在山窝里面要高速公路,可以走出大山,到东部城市谋生。

如果我们花100万养一个科学家,这个科学家的创新研究可以创造一个亿的价值,这一个亿可以用来养1000个农民工。如果我们花100万养10个农民工,那永远就是这10个农民工。中国的产业参与的是全球竞争,培养科学家可以极大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从而赚全球的钱,然后再通过服务业等方式来养底层民众。

拉动经济不是摊大饼,也不是傻大黑粗。如果宽松货币大搞基建永远有用的话,那发展经济也太简单了。在边远山区花那么高的价格去修一些桥,对于中国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起效甚微,这是一个资金投资效率的问题,资金应该投资于科研、投资于未来。

而且人口迁移和集聚是大趋势,迁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智人本身就是从非洲迁徙到全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还讲孟母三迁,迁徙到教育资源好的地方,本身就是家长的责任。一些边远山区的人讲安守故土,讲喜欢环境自然,然后就得巴巴的给你在山里面1公里一个亿去修高速公路?凭什么?这对其它纳税人公平吗?

人类社会本身就有一个集中效应,自古以来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就是文明最高度发达的地方,从来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是集中在大城市的,给边远山区修再多的高架桥,全国最好的大学也不会搬到那里,全国最好的教师也不会到那里去教学。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山民到一线城市送外卖、送快递、做美容师理发师、做商品货物流通等等服务行业,并且地方要安排好移民的教育和医疗。这些山民的第2代就会走出来科学家企业家了,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移民,移民都是优秀的群体,在中国也是。

实验室


而去边远山区修高速公路就是一种摊大饼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第一违背人类历史社会规律,第二违背经济规律,资金效率上是很差的,商业模式上是不可持续的。它之所以能发展成这么大规模,主要源自于地方毫无约束,无视风险的债务扩张,这是一种极端不计后果的短视和自利行为,这种行为制造了极大的金融风险。

要知道,发展什么产业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各项经济和人才条件决定的,不是嘴皮一蹦,全国就应该均等化,那个叫民粹。当地可以发展特色产业,但不能以掏空经济,葬送未来发展为代价。什么样的项目省投资?什么样的项目不能投资?这要以市场经济的标准来衡量。

可能有些人会说不能太短视,要有长远目标。我承认有些基建是有外部性的,但是也不能无限扩大它的外部性,那些大山里让全世界叹为观止的大桥,除了能在网上自嗨,吹吹牛,铁血一下以外,有没有人想过,经济要承担什么样的代价?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谁家天上真掉馅饼呢?

在全世界经济危机的研究范畴中,有一个著名的指数叫摩天大楼指数。就是说一个国家摩天大楼建造的高度和数量,超过历史极值的时候就意味着经济危机不远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前,把美国的洛克菲勒大厦都买下来了,当时日本民族自豪心膨胀,号称要买下整个美国,牛的不行了,地球都盛不下了,结果呢?

凯恩斯说过,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雇一伙人挖坑,再雇另一伙人,把坑填上,就能减缓经济衰退的冲击。这样做本身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雇人的钱是央行印出来的,稀释的是整个社会的财富,然后把这些财富分到民工和水泥钢筋生产商手中。

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本质还是科技水平的提升,组织效率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生产侧的品类、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修那么多桥和高速公路,并不会在水泥钢筋上面带来什么有意义的科技进步。甚至还不如把这些钱投到国防上,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就是从冷战时期国防实验室里面诞生的。

实验室


所以我认为,边远山区不妨少修几座桥,省下的钱,多运营几座中国的贝尔实验室。同样是烧钱,美国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此观点你有异议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