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猜想——5G时代的寓言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 称将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剥夺了华为在美国的贸易机会。为什么要将华为列入管制“实体名单”,除了核心元件的使用占比,更多的猜测集中在华为5G在美国的大规模应用,并将其定义为政治事件,更有甚者将华为5G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讨论,那么到底什么是5G那?为什么要禁用华为5G?中国的5G之路要走向何方?今天来进行一下猜想

什么是5G?

1G是语音、2G是文本、3G图片、4G多媒体、5G是人工智能,没错5G是人类向智能时代进化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包括云技术、VR技术、无人技术、智能机器人,这些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基建”将受益于5G的高传输速率,从而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为什么要禁用华为5G?

禁用华为除了“实体名单”的条款与“美国全球化战略”之外,可能还有出于国家安全的担忧,试想一下未来你用的汽车、手机、佣人、甚至电饭锅都要依靠5G来进行传输,将未来最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交付给一个可能产生经济冲突、甚至武力冲突的国家,这确实不是明智之举,就好像我们的军队不能用苹果手机、谷歌地图一样。但这不是最严重的观点,有人认为5G本身就是一种武器。

5G对人体的潜在威胁,焦点主要集中在“5G毫米波技术”和“相控阵天线”。这两种技术都是5G的基础技术,但他们的组合却让人浮想联翩。

新的5G微波技术+智能电表相=全方位的武器和监控系统,将5G微波技术与智能电表相结合,可能会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武器和监控系统。这项技术在完全实现后,可能会通过向那些想知道某人旅行的地点和时间的人透露他们的位置,从而侵犯人们的隐私。除了跟踪一个人的移动,它还具有提供使用手机、计算机或其他在我们家中的电子设备进行任何操作的潜力。

新的5G微波技术+相控阵天线=人群控制和防御(防暴),5G毫米波技术确实被军队在其‘主动拒绝系统’中用于人群控制和防御目的。虽然许多人否认定向能量束技术对健康和生物的影响,但许多国家的国防部正在研制这类武器是有原因的。

我不懂5G的实际原理,但可能借鉴了新的5G微波技术+相控阵天线的模式,也就是使用“点束”技术,将个人射频束聚焦到你的设备上,这是通过相控阵天线在塔上完成,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5G网络将会采用小基站的方式来加强传统的蜂窝塔,结果也可想而知。

华为的企业愿景是

在美国建立

全方位的武器、监控系统

和人群控制系统


中国的5G之路要走向何方?

中国的5G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领先,首先我们拥有华为、中兴自主研发的5G网络技术,同时我们拥有最大的手机市场和数据传输市场,更蕴藏着对云技术、无人技术的巨大需求。当然我们的领先不止于技术,6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牌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今年将分别在至少40个城市覆盖网络,并在部分城市推出5G服务。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选择了诺基亚、中国联通选择了爱立信、中国电信选择了华为,三足鼎力,形成良性的行业竞争,这也较为符合中国政府的一贯原则,既然中国5G的步伐已无法阻挡,它究竟会走向何方呢?

猜想一:改变生活充满想象与创意

中国将借助5G再次巩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头衔,这无疑将成为中国的又一次伟大复兴,包括物流、汽车、家电制造、可穿戴设备、甚至零售业都将迎来史无前例的硬件大更新,我们的生活也将迎来巨变,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将走入各个领域,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消费体验,国家富强、人民安泰、一片祥和。

猜想二:让人浮想联翩的“切尔诺贝利”

我们担心雾霾、担心水污染,因为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那么5G呢?3G时代我们曾讨论过辐射污染,5G为什么却没有了担忧?还是我们被美好的未来遮蔽了双眼?在随处可见5G微波和相控阵天线的未来,也许5G最终的结局将是走下神坛,并被历史打上罪人的烙印。

猜想三:中国式“无疾而终”

先别说5G这种高端货,4G中国还没有完全覆盖,从其实际使用速度来看基本还是在3G的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建设,多领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均水平,有没有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应用技术,把一个3G塔装装样子就改成4G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头一次,更有甚者已经在鼓吹6G了,搞试点、搞普及,你还没来得及适应,就已经被技术抛下,南部5G,东部4G,西部3G,也许5G在中国也不过就是走走过场吧。

猜想四:挡财路or生财道

限速或与之相关的技术,一直都是国内APP变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迅雷、百度云等等,如果以5G的传输速度为标准那么他们统统都要倒闭,强行限速倒闭的更快,5G的建设无疑挡了个别公司的财路。对于运营商来讲,如果按照现行的5G的传输速度和资费标准,那么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要上交了,王健林也用不起,流量包月卡将史无前例的热销,苏宁、淘宝、腾讯这些下级分销商将赚的盆满钵满。总之5G的到来在中国商界也将带来一次革命。

5G

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全新时代

即将来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