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可能成为了你的阻碍,如何从手机身上抢救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说要评选近十年来对我们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最大的事情,智能手机的普及绝对是第一大事。

引用最形象的说法就是:手机已经成了我们身体的延伸器官。

智能手机的普及引发的生活模式革命依然在进行,但它的阶段性成就已经非常牢固,那就是手机已经牢牢地控制甚至是劫持了我们的注意力。

一、这是一个“注意力”竞争时代

1.过度使用手机

我个人本来是一个自律性不强的人,手机对我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体现在我每天查看手机次数非常多,使用时间也很长。

之前使用过一款手机使用时间记录APP,数据真是让我大吃一惊。特别是微信的使用时长,不经意间就成了“消费”我平日时间最多的一个APP。

当然,关于手机使用的问题,是一个关于“度”的问题,只要适度,并不需要特意去改变。

但是,我相信和我一样,过度使用手机的人并不在少数,在我们同一年龄段里,甚至可能是大部分人都在过度使用手机。

所谓过度使用,意思是使用手机的实际时间,多于实际“需要”使用手机的时间。我们对手机的使用主要包括社交通讯(电话、社交软件)、获取信息(新闻资讯、知识)、娱乐(游戏)还有其他一些实际用途(地图、导航)。

过度沉迷游戏是不好的习惯,这点大家都清楚。但许多不沉迷游戏的人,也容易过度使用社交软件和资讯软件。而且,可怕的是可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上面花了这么多时间。典型的就是微信、某音等。

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能适度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你就已经具备了比被人更强的竞争优势。

2.手机正在“切碎”我们的注意力

如果说,手机使用时间过长,是一种可见的显性竞争劣势,那手机对我们注意力的影响,就是一种隐性地伤害。往往,隐性伤害是更加致命的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就是习惯性地每十几分钟甚至每几分钟就会打开手机查看一次,即使是在工作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

刷刷朋友圈、看看群聊、看下知乎……反正就是要看下手机才过瘾。殊不知,这就埋下了致命的种子。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的占用时间还是其次,更致命的是手机对我们注意力的打断。

研究表明,程序员在编写代码时,每次被打断后,重新返回电脑前工作后,如果要回到被打断前的专注程度,需要15分钟左右的重新来缓冲。问题是,我们查看手机的间隔,很多时候少于15分钟!这就形成一个可怕的后果,我们一直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当下的工作中。

这种“切碎”注意力的现象,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

现在是一个“注意力”竞争时代,谁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重要的事上,谁就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二、如何戒除过度使用手机的习惯

1.物理隔离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摆脱手机挟持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不见它。

当我们需要专注工作、学习的时候,手机可以放在抽屉或者身后沙发中。如果在家,可以把手机放客厅中,反正,要放在不能一眼望见、一伸手就拿到的地方。

亲测这招非常实用。这个方法操作性很强,我的感受是,很快就适应了,并且投入到电脑前工作的状态让我感觉良好。

2.卸载容易沉迷的APP

容易沉迷的APP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如何找到它们?我们可以安装一个手机时间使用统计APP,来看看我们每天实际花了多少时间在各种APP上。

当然,并不是使用时间长就代表沉迷。在了解使用时间的统计后,回过头我们应该要问自己:我花这么多时间在这个APP上,我后悔吗?从中获得的价值大嘛?了解清楚后,我们自然就知道应该删除哪些APP了。

3.关掉所有信息通知铃声

这是我最近使用的一种方法。我直接把微信的消息通知取消了,也把各种各样的可能产生通知铃声的应用全部关了。只留下电话可以响铃。

说到底,微信是一种“异步通信”工具,我们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后再打开它,再统一回复。如果你需要使用微信沟通工作信息,可以使用电脑版微信。大的原则是,尽量减少电脑屏幕与手机屏幕的切换次数。

刚开始实施这种方式时,会担心影响自己的社交关系。但使用一段时间后,你会理解,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值得我们打断注意力去查看和回复的。

而真正重要的人,值得我们抽出时间来专门联系。

4.减少使用在碎片时间使用手机

吃饭排队、上洗手间、等公交车等等各种碎片时间,经常也是我们看手机的时间。

在许多文章的鼓吹下,碎片时间也成了我们学习、竞争的时间。实际上,我们利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非必要”信息,包括各种新闻资讯、无意义的社交联系等。

也就是说,即使不查看吸收这些信息,我们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损失。

甚至,我们不但没有损失,反而还有一个好处:减少注意力的消耗。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资源,这些无关信息看似只占用了我们的阅读时间,实际同时消耗了我们部分注意力。那我们可以用在真正有用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就减少了。

相对的,如果我们学会在这些碎片时间思考问题而不是吸收信息,那这些时间将转变为真正有效的“暗时间”,暗时间日积月累下来,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提升空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