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动真格”了,未来或将推出中国版Libra数字货币

轰轰烈烈的“数字货币革命”已经到来,全球各国都在积极争夺话语权和主动权。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势必会参与到这一轮数字经济竞争中,尤其是在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即将推出加密货币Libra的情况下,我国频频被喊话不能在新的金融格局中落后。

对此,近日,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作出以下回应:

应对Libra的冲击

Libra企图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想法,代表了未来可能出现一种全球化货币的趋势。周小川认为,Libra之所以被重视,与全球的美元化趋势是分不开的,原因在于在强势货币的影响下,弱势货币国家的资本可能会流向强势货币地区,寻找安全港。

他表示,“虽然在过去加密货币的基础上,Libra至少做出了两方面的改进:第一,吸收了加密货币以往过于求成的教训,避免币值的大幅波动和投机成分;第二,瞄准了跨境领域的硬需求。不过,Libra本身能否成功需要打一个问号,未来或许会出现更好的、更严格的,更有效率全球化货币。而面对Libra带来的冲击,中国除了需在政策研究和储备上有前瞻性的准备,尽量减少自己在可能发生的危机中的软肋,还应该保持强势货币地位,让人民币助力中国在未来整个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

与此同时,王信也指出,“随着Libra横空出世,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原因在于借助于Libra背后大平台所联合的参与机构,以及大量的使用场景,它有可能得到广泛使用。如果说Libra将来除了可能在支付领域,特别是跨境支付领域实现重大发展前景的话,那么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Libra会不会更多地发挥货币职能?如果说Libra最终所形成的数字领域和虚拟货币领域也和美元密切相关的话,那么,国际货币体系就可能形成过去的法定货币和以美元为核心的数字货币并存的局面。”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Libra?王信坦言,虽然我国对虚拟货币、虚拟资产采取非常严格的态度,但可以对Libra这一项计划进行学术上的讨论和推演,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甚至假如说我国机构有非常好的基础和条件,也可以发行类似Libra的中国版数字货币。

另外,王信还透露,其实,在Facebook发布Libra之际,我国就成立了数字金融研究平台,且得到了数字金融创新方面最先进的领先者——蚂蚁金服的支持,旨在在国际上和同行一起竞争,保持一个领先的地位,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

摸着石头过河

众所周知,货币的背后是利益、权力、政治、国际政治、外交,如果一种支付工具在相当程度上还发挥货币职能,那它必然会冲击法定货币,从而对国际货币调控、金融调控,乃至各方面都会带来直接影响。

随着虚拟货币,或者说数字资产的出现,对传统货币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由于价格剧烈波动,且交易不便,并没有真正发挥货币的职能,因而不会替代真正的货币。不同于比特币这类的去中心化货币,如果央行直接发行央行数字货币,那么它就是直接的法币,就是人民币,也有助于央行支付功能的发展。因此,我国央行很早就开始高度关注并参与相关研究工作。​

2014年,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团队,就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5年,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已完成两轮修订;

2016年1月,央行明确表示将积极攻关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1月,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在上海票据交易所成功上线试运行,结合区块链技术前沿和票据业务实际情况对前期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

2019年2月,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 ,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进一步完善纪念币发行机制,探索多元化发行基金仓储模式,推动钞票处理业务转型。

现在,央行经过国务院正式批准,正在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

而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公布的4项专利(数字货币交易信息的查询方法和查询系统、一种数字货币钱包的同步方法、终端和系统、一种数字货币兑换方法和系统和基于数字货币钱包查询关联账户的方法和系统)申报来看,数字货币已基本成型。

虽然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起步比较早,但王信认为,我国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尤其是为了更好维护中国在国际相关政策讨论、规则标准制定,乃至真正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方面的利益,需要来自业界、学术界、金融界和互联网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参与相关研究。

新一轮货币战争硝烟已起,未来数字化货币已经成为大趋势,对于我国而言,能否借力于数字货币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对未来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起着巨大的作用。当然,这个挑战也不容小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