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筑起技术的壁垒,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核心竞争力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学龄人口以及基础教育市场,经历了四十几年的发展,新技术赋能科技教育: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立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完善,如何将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育行业,实现更加高效的赋能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人工智能改造教育,推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知识的普及,成为目前科技教育中的热点。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目前全国已有近10,000家机器人教育机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大学引入机器人专业,2017年60多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越来越多机器人研究中心成立,如2016年复旦大学“复旦—南商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成立。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这一通知将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人才培养迈入批量化时代,人工智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空间。

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呢,开办这样的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无论是哪个细分教育领域的教育机构,其核心竞争力都应该是内容的研发和教育产品提供过程中的体验和效果。

那是什么能让学生提升对机器人教育的热情呢?是课程,是师资。很多学校对于内容,对于教学手法,对于课堂氛围的打造,乃至课后的维护,质量的反馈和提升等一系列的服务都没有足够重视,用于教研师资和服务运营等的资源还没有那么多。学校对于核心能力的建设应着力于三个方面:技术、平台、师资。只有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持,筑起技术壁垒,才能在数字化时代保持核心竞争力。


结语

机器人教育学校想在新时期的竞争中夺得先机并最终胜出,应认真思考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和内容的差异化,教材和师资的标准化,从而形成难以被轻易复制的竞争壁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