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算法与人的思维日趋接近 从技术走向应用

“算法与人的思维日趋接近,正逐步走向应用”

您见过交通违章自动抓拍机器人吗?日前,在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内,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这款抓拍神器。这款路由器大小的“黑盒子”可以安装在警用车或私家车上,能自动识别并抓拍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并自动上传审核。

“这台机器人通过学习大量的视频,能对路面行驶情况进行智能分析,对随意变道、逆行和占用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行驶等12种交通违法行为自动抓拍。”中科类脑智慧交通事业部负责人陈伟介绍,智能审核机器人识别准确率高,审核效率比人工提高了3倍。以前20个人的审核工作,现在只需2个人就可完成。

中科类脑作为国内首家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公司,依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一方面主攻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融合。目前,“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已经建设了上千张GPU卡为主的高性能计算集群,并完成了针对深度学习计算集群及平台软件的开发。同时,平台汇聚了180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工程算法以及高价值的数据集100项,数据规模达60TB,可以面向开发者提供多层次的技术开发、技术交易、人才教育等服务。

在安徽省立医院携手科大讯飞打造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影像科医生原本需要几十分钟才能看完的数百张肺部CT片,人工智能影像辅助系统在几秒钟之类就作出判断,而且就连医生肉眼很难发现的结节和阴影也不会漏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类似的人工智能诊疗手段正在走向临床。

“人工智能算法与人的思维模式日趋接近,除了具有能听会说的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经验学习,能理解会思考。当前人工智能正逐步进入应用红利兑现期。”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目前,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已在上千所学校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效率、帮助学生精准提升个人效能;人工智能全科医生“智医助理”,已在上百万人群中常态化使用,可帮助医生诊断近千种疾病;人工智能刑事案件辅助办案系统已经在上海全市常态化使用,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减少冤假错案。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集聚了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数百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初步构建了从基础设施、技术、产品到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产值近700亿元,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达到400余家,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当前还在应用起步阶段,生态圈和产业链尚待形成”

录音快速转写成文字的智能录音笔,书写阅读近似真实纸张的智能办公本,拍照即译的智能录音笔……今年5月份,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科大讯飞一口气推出6款人工智能新品,包括讯飞翻译翻译机3.0、智能录音笔、智能办公本、讯飞转写机、讯飞学习机等新产品的亮相,再次刷新了语音人工智能的新高度。

刚刚过去的“618”大促销活动上,更是捷报频传。包括讯飞智能办公本在内的多个网红产品网上热销,斩获6项第一,销售额同比增长260%,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产品再次受到市场的热情回应。

应用才是硬道理。科大讯飞不仅关注技术研发,更关心技术如何落地。先后在教育、医疗、消费者、车载、智慧城市、司法、客服等领域推出各项应用。同时,科大讯飞还将语音交互技术平台免费开放给人工智能应用单位,为软硬件开发者降低集成门槛,为企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共筑人工智能生态圈。截至2019年5月底,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量达103万家,由此衍生的各种应用超过64万个,累计终端用户已超过23.9亿,以科大讯飞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

不过,从技术到应用的变现并非一蹴而就。“当前人工智能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远没有完成自身的使命,如若我们不瞄准未来做长远布局,十年后可能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刘庆峰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一定要依托关键技术跨越鸿沟,跨越鸿沟的关键在于算法突破、脑智同飞与人机耦合这三条重要路径。

纵观全省,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除了语音产业“独步”全国外,在人工智能其他细分领域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发展生态圈和产业链尚未形成;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应用覆盖面较窄,产业化能力有待提高;数据整合和开放程度不够,高层次人才团队紧缺,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亟待完善等。

“应加大细分领域投入,加快产业化进程”

2018年5月,我省正式发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对产业规模、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人才培育数量、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等指标提出了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而远期规划提出,到2030年,安徽将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先行区和战略高地,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未来,安徽将依托现有技术基础,在智能语音、智能写作、国产自主可控计算机、类脑智能、工业和服务机器人、量子智能等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化进程。”省经信厅软件服务业处负责人表示。

根据《规划》,我省将重点打造人工智能特色集群,着力构建“一核、两地、多点”的布局。“一核”是以中国(合肥)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为产业发展核心区,对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进行布局,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算法开发、智能语音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智能传感器和传感网研发等的行业应用。“两地”是依托芜湖和马鞍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智能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多点”则是发挥宿州、淮南、蚌埠等地云计算、大数据发展优势,打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基础器件、智慧农业、智能家电、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大范围应用落地。

培育壮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要紧抓当前发展战略机遇,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坚持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平台,着力实施一批应用示范工程,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全力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