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迅雷的程浩,拐点遇见AI

文| 前哨

编辑| 京京

几番寒暄之后,程浩坐到了亿欧网对面。在嘉盛中心六层远望资本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他一边吃着土豆丝卷饼,一边随和的应酬着一些话题,聊天中里时不时蹦出一两句让人捧腹大笑的话语。

如果不予提示,圈外人或许很难想象,这位出身南开数学系、杜克大学计算机硕士、曾创办迅雷十多年的IT精英,竟如此“不顾形象”,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

投资就是投势

“恭喜你,我什么时候也有你这么一天啊”。时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对程浩祝福说。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经典台词: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亮了。2016年1月,程浩公开宣布从迅雷卸任,专注风险投资。

对于选择离开迅雷转型做投资人的原因,程浩告诉亿欧网,做投资的原因就是想要一个灵活的时间表。“像我这种创业者也算有点钱,创业?肯定不合适。意味着又是三五年996,与我想要一个灵活的时间表完全冲突,退休?不可能。刚40岁怎么可能退休,只有做投资。”

在经历了几波更迭和经济周期后,创投江湖也在不断迭代,一些新生代基金出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2018年5月2日,离开迅雷的程浩与田鸿飞、江平两位硅谷老友成立远望资本。程浩的初心,是将这支基金对标红杉——用十年时间,再造一只“红杉”。

如果说投资圈还有再诞生一只红杉的可能,程浩觉得人工智能存在最多的投资机会。而这一次,他和远望资本团队所聚焦的赛道,和他的老东家百度一样:人工智能。

程浩认为,百度为什么会在AI这个领域领先?就是因为百度是做搜索的,搜索是天然的人工智能产品,“百度在BAT里面人工智能战略是最清晰的,我管它叫:一中、一远、一近。「远指自动驾驶,中指音箱,近指信息流。」”。

程浩告诉亿欧网,第一,互联网的价值是提供连接和信息,人工智能则是大幅提高生产力,未来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对实体行业的改造会远超互联网;其次,人工智能是长期赛道。

“对投资人而言,募投管退能力,怎么帮助被投企业,帮他们对接资源这都是战术。而战略层面,重要的是选对赛道。如果投的领域错了、整个行业没起来,再怎么抢先占位或创始人再聪明,都没用。” 他对亿欧网说。

作为投资圈的新星,程浩与其团队先后投资了擎朗机器人、T11、熵智科技、曲线智能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型企业。

在程浩看来,投资就是投势。“任何一个业务要快速发展,必须得凌驾在大势上。无大势,事倍功半,有大势,事半功倍,BAT都是在中国互联网启蒙的时候做起来的。我们关注人工智能赛道的核心原因就是:大势和长赛道。”

AI投资,有戏

程浩比较推崇小米雷军的“风口”论。他认为,选赛道、找风口绝对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创业需要找风口,投资更需要找风口。

过去几年中国创投界,人工智能堪称行业“风口”。在许多兼具圣人与赌徒气质的投资人眼中,AI一定会引领下一波的工业革命,因此AI被寄予厚望,一时间热钱涌来。

近年来,无论国内外,AI均成为投资热点。在国内,李开复主导的创新工场便专注在AI领域;陆奇主政百度时期,也宣称All in AI。在国外,孙正义对于AI更是推崇备至,他曾公开强调,AI是其“现在唯一关注的一件事”。

技术出身的程浩对AI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将AI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芯片、框架等;中间的通用技术层,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机器翻译扥;以及上层应用层,也就是对各行各业的改造。

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在基础设施层和通用技术层,“竞争可能比较激烈”。至于应用层,相信AI对各行各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

在一些投资人看来,每一个AI创业者都有一个外套,就看投资人能不能火眼金睛识别了。

对于CEO,程浩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整体而言,投资能否成功有两个因素,第一是人,投资人需要在短时间内读懂一个创业者,包括他的领导力、创业精神、学习能力等等。第二是事,也就是投资人需要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在早期项目中,没业务进展,只能看人。后期项目中,你说腾讯投刘强东,京东都已经做很大了,人肯定没问题,就是看事看业务发展了。”

目前,远望资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投资主要看五点:第一,是否刚需?第二市场空间有多大?第三怎么赚钱?第四为什么是你?第五竞争壁垒即护城河在哪里?“除了这五个方面,我们是基于应用场景去投资。主要关注关键性应用与非关键性应用。前者指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离钱远。后者指对市场的洞察,销售、供应链、落地等能力。”程浩说。

中国的AI迅速崛起,大量创业者涌入AI赛道,这也意味着领域内的投资需要更加审慎。程浩认为,在投资行业最稀缺的资源不是钱,也不是投资人,是优质的创业者。“我们80%的钱都投在AI领域了。”

在程浩看来,只有聚焦才能形成品牌优势,有了品牌之后,创业者才愿意找你,“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基金),跟红杉都给你同样的钱,你要哪个?这也是我坚持在远望资本公众号写一些观点的原因”

从白手起家,到成功将迅雷带到纳斯达克上市,从创业者到投资人。在程浩看来,这环环相扣的职场生涯,都不是个人可以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顺势而为。

程浩的性格很适合于做投资,在他看来,投资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投资人就是要勤奋,要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因为他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

为了投资一个AI量化项目,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两本入门级教材。“我原本是数学专业,所以对一些基础知识比较容易理解。你带着好奇心去了解那些公司,了解那个细分行业,这也是你了解市场里面正在发生什么的最好方式。”

如今,他每天都要看项目,不管是看项目,还是学习,亦或是对自我、对项目、对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事业上的规划等等,他把投资也当成了创业。

“只赚钱的AI,不投”

一家有强烈技术基因的资本机构如何聚焦做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这是程浩与其团队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因为做过创业者,程浩形容自己做投资有“创业者同理心”。“创业跟投资很多方面是很接近的。创业是找人找钱找方向,投资也是,但是顺序可能变一点,我看项目的时候,更喜欢连续创业者,最好之前做过两三次,要么没做起来,要么赚了小钱、心有不甘;其次,团队很重要,最好核心高管之前在一个公司共事过,或者是同学,否则磨合成本很高。”

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创业者主要聚焦在早期和中期项目,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不同,其解决策略也不尽相同。“早期项目中,创业者常常是拿着锤子找钉子,就是空有一个技能,但找不到应用场景。”为什么找不到落地场景,程浩认为核心原因是团队合伙人有缺失。

程浩觉得,如果说两个合伙人是因为创业才认识的,那也许钱投完之后半年之就会解散了,所以对于早期项目来说,合伙人选择特别重要。“我们的投资逻辑是:价值趋势,项目必须有明确的落地场景。不是说是你搞几篇论文、搞几个博士,我们就一定会投。”

“早期项目人比事的比重肯定要高一些,但我们也不像徐老师(徐小平)那种率真,当场就签。我起码得打几个电话调查一下这个团队,红杉投砸了一个无所谓,人家都已经扬名立万了,一个项目没投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运气不好或者大环境不好,远望就不行,每个必须得做好。”

在程浩的投资理念里,最看重的是投资项目长远的成长性和给这个社会带来的持续价值。通过投资,还可以跟这个时代最前沿的创业者、最新的思维进行链接,向他们学习。

而具体到投资策略上,远望资本主要聚焦在三点:第一领域聚焦,90%的钱投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第二是项目聚焦,每个项目都要占足够比例的股份;第三是重视投后服务,如果在项目上所占股份比例不够高,投后服务的性价比是很低的,也没有动力去做投后。

谈到投资人应该优先为谁负责,LP还是创业者?程浩的回答是LP,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服务好LP才有弹药去服务创业者,服务好了创业者,才能够给LP更好的回报。”除此之外,程浩强调,做投资不仅仅为了赚钱。“如果没有社会价值,只是赚钱,不会投。”

程浩最喜欢的投资人是晨兴资本刘芹。“从迅雷开始,他一直是我们最大的股东,人极其正直。第二,他把创业者当做联合创始人而不是外部的投资者,投后服务非常好,对业务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不比我们高管弱,第三,他懂得沟通,和人交流让人感到特别舒服,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投资业绩好。”

对于创业的艰难,程浩深有体会,也明白了创业者不仅需要投资人的资金,更需要来自投资人的理解和帮助。在程浩看来,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就是要完全互信,作为投资人就是要全力支持创业者!“我们真的50%以上的精力放在投后。这也容易理解,投资决策毕竟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投后可能是很多年的陪伴。对创业者最典型的帮助就是帮他找人、对接资源、引入下轮投资人,以及一些品牌宣传”。他有时为了分秒必争,甚至会在散步时约创业者出来聊聊天,看看能帮忙做点什么,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同时还能带着创业者一起运动运动,一举两得。

程浩从来不给创业者压力,也不想干预创业者的决策。“如果他错了,这是他要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小孩子摔两跤不是坏事,他喜欢跑、喜欢蹦,你总不能拿着绳子牵着他,但是,不拿绳子牵他一定会摔跤,摔跤是正常的,知道未来怎么避免摔跤。”

对于程浩来说,转型做投资人没有感觉到太大压力,他觉得很开心。“做投资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创业是把所有的全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头,篮子不能翻,翻完之后就啥都没有了,所以,肯定还是做投资的压力要稍微小一点。”

丰富的互联网行业实操经验,过硬的技术背景,广泛的行业人脉,再加上独到的国际化视野,凭着一股对创业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挑战,程浩正在突破自己,尽全力再造一只“红杉”。“做投资与创业一样。你必须把标靶定到120分才有机会做到100分,定到80分可能60分都做不到,标靶必须高,红杉中国做了14年,我们2016年才开始,需要点时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