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打仗,动物就遭殃

(译 /onetwo123)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非洲大陆上,人类的武装冲突与大型动物的减少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1977 年,非洲国家莫桑比克刚刚脱离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的 2 年后,他们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战。在接下来的 15 年里,血腥的冲突至少夺去了 100 万条生命,这仅仅是死去的人类的数字。

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中大约 90% 的哺乳动物,包括大象、斑马、角马、水牛和各种羚羊等都曾死于战乱。图片来源:Reuters

莫桑比克拥有著名的戈龙戈萨国家公园(Gorongosa National Park),这里曾经享有自然天堂的美誉,但在战争中,这里也不能幸免。政府军与抵抗组织在这片国家公园里,对动物们大开杀戒。成千上万的大象被杀害,仅仅是人类为了获得象牙来换取武器与补给:斑马、角马、水牛被人捕食;公园中大约 90% 的哺乳动物被直接射杀或死于战乱造成的饥饿。

耶鲁大学的生态学家约书亚 · 达斯金(Joshua Daskin)评论道:" 人类的战争几乎给那里的野生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我不知道这是一个独立的偶发事件,还是一个普遍现象。"

很不幸,答案是后者。

战争导致了野生动物数量的急剧下降

达斯金与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 · 普林格(Rob Pringle)一起,收集了非洲大陆上 65 年来大型哺乳动物的分布数据。他们发现,在和平时期,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数量往往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但是几乎每逢战争时期,它们的数量就会急剧下降。造成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密度、城镇的出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干旱等等,但没有一个因素比战争造成的影响大。

达斯金表示:" 这说明了人类冲突的普遍本质。冲突会影响政府保护环境的能力、责任与积极性。战争会制造贫穷,并破坏社区结构,迫使一些人迁往自然保护区内生活,并通过捕杀野生动物获取食物。战争会使非政府组织撤离,造成法律执行的问题,导致非法狩猎行为的增加。

一只河马冲入了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的乌雷马湖(Lake Urema)里。图片来源:theverge.com / Joshua Daskin

有研究发现了更糟糕的现象:发生战争最多的地区,往往不巧是野生动物本应该出现最活跃的地区。在 1950 — 2000 年期间,80% 的大型武装冲突都发生在生物多样性的热门地区。在这些地方,原本的动物数量与种类都最为丰富。达斯金称,这是因为对野生动物的威胁因素——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的开发、高速增长的人口数量,恰好也是造成人类之间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因此,当人类互相宣战时,他们也无意中对自然世界发起了战争。

上面的结论看起来符合常识。但也有一些案例发现,战争有时也会 " 造福 " 动物的繁衍。在罗德西亚丛林战争(也被称为津巴布韦解放战争)的恶劣环境中,偷猎者因为丛林中的枪林弹雨而无法实施偷猎行动,导致大象的数量回升到数十年来的新高。而处在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朝韩非军事区则成了实际上的国家公园,人迹罕至的这片区域对于丹顶鹤、远东豹、以及其他濒临灭绝的动物而言,是一处绝佳的避难所。

一头被津巴布韦象牙偷猎者毒死的大象。图片来源:Philimon Bulawayo / Reuters

然而每一个美好的希望,总是对应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动物可能是战争的连带牺牲品、肉类与金钱的来源,甚至是政治筹码。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使用化学武器破坏了森林中的植被,给生活在越南丛林中的居民带来了长期的 " 有毒遗产 ";在埃塞俄比亚,内战期间在黑市上交易的武器最终落入偷猎者之手;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反叛军甚至在最近威胁政府说,如果政府军再对他们采取行动,他们将杀害受保护的大猩猩作为报复。

战争的号角一旦响起,

野生动物的丧钟便敲响

尽管有这些正面和负面的故事在先,但从总体上来说,战争对动物到底是福是祸也很难算清楚。达斯金表示:" 和大家想的一样,生态学家主要是在和平地区工作,因此在很多发生战争冲突的地区,动物数量的统计数据是缺失的。" 尽管如此,达斯金和普林格还是竭尽所能,收集到了 253 组数据 ,展现了在 126 个自然保护区中,36 个动物物种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随后,他们将这些数据与有组织的战争造成的人类伤亡数据进行了匹配。

不同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千差万别,但总体上,达斯金和普林格发现处于和平的保护区更加稳定,动物的数量也稳步增长。然而,战争本身便能够改变一切。事实上,对野生动物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战争的激烈程度,而是战争发生的频率。达斯金称:" 小规模的战争和大规模的战争其实没什么区别。只要战争机器一旦启动,野生动物的丧钟便已敲响。"

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的水羚。图片来源: 123rf.com/ Nicolas De Corte

想要保护动物,

战后生态重建很重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生态研究的凯特琳 · 盖诺(Kaitlyn Gaynor)称:" 在饱经战争摧残的地区,人类对于野生动物通常有更强的依赖。一方面,野生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在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一环。野生动物的减少可能会让那些导致野生动物减少的战争持续得更久。"

看起来,这些都是令人沮丧的发现:环境保护者平时的工作已经不堪重负,并且资金不足,更不用说面对战争时的无能为力了。不过达斯金和普林格也带来值得欣慰的消息:在战争最血腥的地区,只有极少数的大型动物遭受灭绝。它们会受到战争的重创,但极少会被完全击倒。因此,当战争结束后,我们还是有可能为受创的动物们提供帮助的。

莫桑比克戈龙戈萨国家公园里的雌性黑斑羚。图片来源:Robert Pringle

以戈龙戈萨国家公园为例,达斯金表示:" 多数一度因战争而遭遇危机的动物随后又恢复到令人惊讶的水平,有些动物数量甚至超越了战争前的水平。"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与一个美国资助的非盈利组织 " 戈龙戈萨恢复计划 "。

在战争后的数十年,这项合作计划招募并训练了一些丛林战士来打击偷猎者。该项目还派遣人马帮助居住在公园附近的居民提升健康水平,采取了接种疫苗、产前检测、生育建议,以及通过蚊帐阻止蚊子传播疟疾等等手段。他们还修建了四所学校,每年会招收超过 2500 名孩子,教育他们如何正确看待野生动物,而不是仅仅把它们当做食物。达斯金称:" 我们要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打造一个良好的保护动物的经济社会环境。"

盖诺表示:" 在战争冲突发生地区,往往有极高的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对于战争对这些地区环境造成的影响,很难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案。" 但盖诺也指出," 自然保护区在遭受战争重创后,也并不会变成一片焦土,这里的生态系统大多都可以拯救。而如果忽略这些地区的战后生态重建,不仅对这里的动物是致命打击,对需要生活在一个健康生态系统内的脆弱人类而言,也将是一场灾难。"

作者:ED YONG

翻译:onetwo123

编译来源:The Atlantic,When Humans War, Animals Die

来源:果壳科学人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微信: SquirrelClub

微博: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家以推动科学传播行业发展为己任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 2008 年 4 月。我们希望像松鼠一样,帮助公众剥开科学的坚果,分享科学的美妙

不喜欢打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