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维艰,一开始就要考虑散伙的逻辑

虽然我们渴望合伙精神持久传承,像超级CP巴菲特与查理·芒格,马云与蔡崇信。但是现实的残酷却是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合伙,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最近我们幸福股权团队,在帮助多家创业公司做股权设计,一方面用股权合理分割,换取合伙人同心凝聚,但也特别注重合伙人退出机制的安排。不仅聚焦合伙机制,同样关注散伙机制。

我们有一个发心,希望散伙的人们,散时比来时更好!称之为幸福的散伙。

现实商业,如果合伙人因为种种内外部、主客观原因,就是合不在一块儿,失去支撑,彼此消耗,我们时常劝他们趁早面对真相,是时候准备设计Say goodbye的散伙事宜了。

今天,就谈谈我对散伙的感悟,其中第一次披露了我三次创业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与合伙人分手的历程。

01

散伙的三种姿势刚学习创业那会儿,有幸遇到了当时的老大,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智商、高能量、高素质的创业者,从他身上学了不少创业的品质与素养。事业初创,他做事风格大开大合,雷厉风行,我们一起经历了诸多合伙人的分分合合,人来人往,身边人聚散出走如走马灯般。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位重要城市合伙人刚刚跟他分手,他就当我面把那位离任者的微博(那时还没有微信)直接拉黑,手机通讯录中的号码直接删除。

我很惊讶地询问,您为什么不能保留他的信息,生意不做了可以做朋友嘛!他直白告我,他一向是这么做的,任何合作过的人从他身边离开了,他再没有心思也没义务关心合伙人的去向与状态,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往前推进。这位老大也许是受过合伙人分手的伤,也许是暗示内心表达自己舍弃的决断意志,但据我观察,每次他跟别人散伙基本都闹得不开心,而且有时撕破脸皮,对薄公堂。

我无意于评价这位老大的做法是否妥当,但此后,创业过程中,我特别留意观察合伙人退出时创始人的表现,并从中学会教训。根据我的观察,在创业合伙人关系中,能善终者较少,双方体面地安排散伙成为一件挺稀罕的事儿。 合伙的状态千篇一律,散伙的姿势风情不一。时间一久,基本上合伙人散伙的方式不会逃过以下三种:

@决绝式分家:两不相欠,一刀两断,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仇人式分家:挑起局部或全面战争,或者你若过不好,我就放心啦!

@亲人式分家:你有情我有义,不负如来不负卿,妥善安排后优雅转身分手。

02

从勇猛索取到珍视愉悦的关系

不消说,我一直最喜欢@亲人式分家的方式去解决合伙人的去留问题,熟悉我创业过程中的人也都知道。特别近来三次连续创业,虽然也多有合伙人的聚散离合,但每次告诫自己内心要如此处理。 原因无他,它是内化到骨子里的一种性格,也是我从商业布局的魅力里体会的正念与正道,是一种主体自觉,也是一种价值选择。

其实,创业在你一生历程中算什么?说白了,它无非就是你追求幸福圆满的一种载体而已,生意就是一场道具,不要入戏太深。而创业只是修炼是生命生活的方式之一种,最终心灵的幸福安宁是核心,周国平老师讲,幸福是什么,就是“身体无病痛,灵魂无烦恼”。

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勇猛革新的你,屡战屡挫的你,会发现原来在意的个人的实现、贪婪的拥有,会转而懂得欣赏愉快和亲密的关系,包括家族的、朋友的、合作伙伴的甚至对手的,你需要平衡的一切关系与生态圈。

如果你喜欢这一场生命自觉,转向更亲密关系与身心愉悦的塑造过程。散伙而不分手,柔和而有力量,给他人以爱,给世界以光。所以,股权设计不要变成一场算计,散伙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必将超越利益,归于人品,需要一定情怀与胸怀。

03

散伙:放爱一条生路

面是我的近来的一些感悟,回顾我这三次的创业,也这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第一次散伙,是我独自一人从零开始缔造的一家上海品牌大所,三年后与北京投资人说再见,除了带走一位铁心跟我创业的助手外,没有动老东家300人中的核心团队,甚至放弃了当年的巨额分红权,反过来还协助新来的接替者保持平台的稳定。这一点接我职务的主任,从内心里钦佩我,虽然各自在不同平台上奋战,但不妨碍成为可以交换一些信息与经验的好兄弟。第二次散伙,其实不是散伙,是更有创建性的平台化生态创业。七个合伙人在初期创业,商业路径不清晰,股权平均,分工不清,动能不足。为解决产权问题,由团队大锅饭过渡到平台式创业,直接过渡为运营者持大股,分家单挑,赢了网、法大大、瀛和北京、瀛和上海、瀛和厦门、瀛和金融等几个平台相继改制完成,由七人均股,到七人的持股平台占30%,运营团队持30%,同时,约定在第一次外部投资者进入开始,持股平台逐步降低股份,直至7%,留足空间给运营团队,除了出资义务,全部商业责任转移给团队。

耕者有其田,运营团队战略性成为大股东,大家再无埋怨,一下子引爆了平台的活力,清除了团队内部激励与外部融资的障碍。“七”股成为持股平台占有其他子模块的基石政策,后续的发展,无疑证明了其科学性。

当然,改制的代价是,大家从集聚在一起到各奔东西,上海运营平台分化到北京、沈阳、厦门、上海等地。同时,之前的投资转还成对运营者对持股平台的借款,运营者的财务压力陡增,对个人领导力也是一个挑战,但是大家的干劲与韧性也得到了激发,分别度过了各自最困难的初创时期,而且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第三次散伙,其实不是散伙,而是以合为分,以退为进,成功完成了两位核心合伙人各自支撑一块新的天地。经我的合伙人刘波先生同意,就为安平台上的合伙人分立,做一下披露:

我与刘波先生创立为安法务金融,经过三年积累,为安在诉讼投资、特殊机会资产投资与处置、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三个业务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较好的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2017年成立了专门以不良资产业务综合处置为主的公司:上海为睿资产。但双方在性格、运维、用人、业务支撑上有较难弥合的差异。

既然分开会更有利于双方发展,为有效区隔现有业务层级与定位,激励运营团队。提出了为安与为睿两家公司独立运营、股东交叉持股的思路。我负责为安幸福股权业务,刘波负责为睿不良资产业,双方公司独立运营,独立孵化,双方会在业务与客户、渠道上,建立深度的绑定与合作。这一提议得到了原有股东及投资人、团队的一致支持,成功解决了合伙人的分立问题,这一平台式内部创业,堪称典范。

以上是我过去三次创业,人来人往,实属正常。我告诫自己要秉持极度求真极度开放原则,以不负他人的底线成功解决合伙退出机制的安排。

《圣经》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作为创始人,一定心存感恩之心,感恩追随你的人,以极大的同理心,照顾好伙伴们,一起向前走。过程中,也告诫自己倍加珍惜认知上、能力上与精神气质上跟你契合与匹配的人。

文/董冬冬

整理/夏立城 上海蓝盟创始人兼CEO,复旦校友创新创业俱乐部副会长,致力于用IT外包服务赋能企业客户发展,助力其创新、迭代和进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