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贫困小山村:种植“小金果”换来好日子

新华社贵阳7月3日电(记者黄勇贤、罗羽、张伊伊)在贵州大山深处,才50岁的陈大兴如今已是满头白发,被人称为“白头翁”。自28岁担任村支书以来,22年间历经磨难,终于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陈大兴。新华社记者黄勇贤摄

陈大兴家住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全村现在有300多户,1500多人。过去,这是一个只有30多户、100多人的村子,多是外地人迁居到那里,被本地人称为“移民村”。村里几乎全是灰沙土,村民广种薄收,很多人家经常穷得吃不上饭。

陈大兴还记得,村民王正华家窘迫到把豆角煮熟了,就着辣椒蘸水当午饭。村子太穷,当地一首顺口溜这样唱:“大坝大坝,烂塘烂坝,儿子难娶,姑娘难嫁。”

“我家十几口人,才十亩土地,我天天忙着干农活,也不过是吃杂粮、土豆、荞麦什么的。”陈大兴说,为养家糊口,他还干临时工,赚取微薄收入。

1996年,当时的村支书陈万德病危,力荐做事公道的陈大兴接任,可陈大兴内心却纠结了好久,才勉强答应。“当时自己年纪小,刚开始工作,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压力太大。而且我自家也很穷,还没有想到什么路子带着村子致富。”

大坝村街道和居民房屋。新华社记者黄勇贤摄

但是,看到一村人穷得叮当响,他又觉得义不容辞,必须勇挑重担。“1997年我们种烤烟,一两年后有了点收入,却又马上遇到价格下跌。”陈大兴说,看到朋友种竹荪赚钱,他自己试种了一些,挣了10万元后,他将赚来的钱全部用于扩大规模,带领群众一起种,结果又遭遇市场动荡,血本无归。

陈大兴心有不甘,他去银行贷款,带领村民承包荒山种植中药材,此后又种植苗木、养殖肉牛,同样因为市场和价格问题,都失败了。

村民们最后“折腾”怕了,可他还“屡败不改”。1996年到2006年,十年间,陈大兴“折腾”不歇,但并未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到了2007年,他终于碰到了“救命果”金刺梨。这种由西秀区林业局培植的当时还乏人问津的新品水果,甜酸适宜,营养丰富,尤其富含十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被誉为“黔中圣果”“小金果”。他觉得其中有商机,决定引进种植。

大坝村种植的金刺梨。新华社记者黄勇贤摄

但村民们却死活不想“折腾”了。

“大家失败怕了。”村民许忠义说,而且老百姓还认为,金刺梨就是平时生长在山沟、田埂边的野刺梨,根本不可能种来卖钱。

贫困户许忠义家以前的房子。新华社记者黄勇贤摄

大家不愿种,陈大兴就自己先种,他想只要他成功了,村民自然愿意跟着一起种。他承包了些土地,种了二三十亩。四年后,金刺梨果亩产达到1000多公斤,不少商贩前来收购,每公斤卖到40元。

“政府部门还举办品鉴会,邀请商家、市民等前来品鉴,扩大了知名度。”陈大兴说,金刺梨迅速成为当地脱贫产业中被看好的项目。

这一下,乡亲们都来了。但怎么弄?走过去单家独户各自经营的老路?他一时不知所措。刚好那一年陈大兴到华西村考察学习。华西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得最好,也是中国最富裕的村之一,成为中国农村许多地方竞相学习的典型。

陈大兴说,华西村之行,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讲的一句话:农村要发展,必须要抱团,必须要有团队的精神,把土地和人组织起来,集中经营。“他们能做,我们也能做”。陈大兴要将大坝打造成为大山深处的华西村。

陈大兴和乡亲们在当地发起成立了流转土地合作社,陆续将5000亩土地组织起来,种上了金刺梨。大家在股份分红的基础上,还通过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务工取得工资收入。

到2017年,安顺市全市金刺梨种植面积猛增,达到25万亩,带动6万余人就业。2016年建设的果酒加工厂,年产金刺梨酒5000余吨。

大坝村果酒厂生产的金刺梨产品。新华社记者黄勇贤摄

据了解,目前整个果酒加工厂开发有白酒、果酒、啤酒等三大类共七八种产品,库存产值4000余万元,全部做成酒产值可达2亿元,若推销效果好,每年可实现销售5000万元。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里统一规划,为村民们建起了两层半的别墅。“再过三五年,我们就能把所有贷款还完。”陈大兴说,公司的产品试销往上海、重庆、广州、青岛等地,很受市场欢迎。

如今的大坝,旧貌换新颜。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道路旁的别墅崭新如洗;村后的土坡上、田地间,金刺梨泛出绿意,育苗大棚和其他产业大棚点缀其间。

贫困户许忠义家现在居住的三层小洋楼。新华社记者黄勇贤摄

合作社监事长张美红说,六年来,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00元增加到12000元。

“日子变了,好过了。”曾是贫困户的53岁村民许忠义说,他家流转了10亩土地给合作社,每年分红和在基地务工,一年可拿将近五万元。如今的他,住在焕然一新的别墅里,脱了贫,过上了安稳日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