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的力量,足以调控基因

营养的力量,足以调控基因。

2003年,杜克大学的肿瘤学家RandyJirtle做了一项非常有启发性的动物实验。

他的团队给实验豚鼠植入了一种叫做agouti的基因,这种基因除了会让豚鼠的毛色变为黄色,还会使它们容易患上肥胖症和糖尿病。实验把携带这种基因的怀孕豚鼠分为两组:一组喂食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饮食;另一组则没有额外补充这些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的作用正是甲基供体——它们可以使甲基更频繁地与豚鼠胚胎的基因结合,从而调控豚鼠幼崽的基因。结果,饮食中富含B族维生素的那组母鼠生育出毛色为棕色的幼崽,而且体重正常,不易患糖尿病。不需要改变基因,只需要提供正确的营养素,这些小豚鼠的健康状况就如此不同。这是营养影响基因调控的一个有力证明。

喂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饮食后,带有agouti基因的肥胖黄色母鼠产下体重正常的棕色幼崽

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环境确实会通过表观遗传作用开启或关闭基因。而“饮食”,更确切地说,饮食中包含的营养素,正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对基因的调控不当,比如低甲基化,会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甲基化失衡也是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标记之一【4】。

造成低甲基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甲基化的原材料不足。这些原材料,也叫“甲基供体”,包括叶酸,维生素B12,胆碱(一种B族维生素复合物),omega-3脂肪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

在DNA复制的过程中,有大量负责“校对”的酶保证几乎完美的“字符”复制,但对于基因标记的复制,就不那么完美了。

除了年纪增长会增加标记复制时出错的概率,制造“标记”所需的原材料不足,当然也会造成标记复制不完美。这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年长或营养状况不佳(男女都包括)的情况下生育后代,孩子罹患孤独症,双相情感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会上升。

而哪些食物富含“甲基供体”呢?

——动物内脏,贝类,蛋类,蔬菜。

除了营养之外的环境因素,还包括长期慢性压力,炎症等。高糖饮食会上调炎症反应蛋白,反过来造成甲基化失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